第107章 铁营与郡守108(1 / 2)

“别驾,封听闻别驾家中素有炼铁,州府也有铁匠铺出售刀兵农具,不知别驾家中,一岁可产铁多少?”

东汉承袭前朝,共置天下铁官营34个,比起西汉时期的48个,看起来像是少了不少,可实际上却是有所兼并,总产量并不比西汉时少。

除了东汉新增在云南的两个外,其他传统州郡里,共有32处。

其中徐州就是产铁大户,共计有朐县、莒县、彭城、下邳、广陵、东武、盐渎整整七处,都是大型的官营铁匠铺。

而且在徐州旁边,还有沛国、千乘、东平陵、历城、嬴、临淄、东牟、昌邑八处,其中有六处就在青州黄河以南的地界里。

可见徐、青盐铁之利有多强大。

只是可惜的是,外州的姑且不提,徐州内部的,彭城已是白地一片,连工匠也被曹操屠戮一空。

广陵、盐渎并不服从州府,暂时也只能搁置。

东武隶属于开阳,在琅琊郡最北方,开阳拿不下,东武也拿不到手。

莒县在开阳以北,朝廷所拜的琅琊太守萧建手中,是刘备集团下一步的目标,暂时也鞭长莫及。

也就是说,真正在刘备管辖范围内的,仅有朐县、下邳两处!

而这两处,刘备也很难伸手进去。

因为这两处背后都有人。

下邳的背后,自然是徐州第一士族门阀陈氏。

至于朐县,那当然是徐州第一豪强商贾糜氏了。

刘备堂堂一个徐州牧,州境内有七处铁官营,可他能插得上手的,竟没有一处。

可见刘备这底子有多差。

再加上徐州军的老底子军械早在这几年的大败里,全都送给了曹军。现在还能凑出这么多的甲胄,哪怕是缺少部件的皮甲,那也是难为了陶公、曹文蔚、许正时他们了。

刘封虽然问的是糜家的私人铁营,可实际上,糜家的私人铁营是从哪里来的?

还不是挖的东汉的墙角,把官营给偷梁换柱了。

先前刘封不敢提,虽然知道糜竺和糜家对自己老爹的忠诚极深,可他依然不敢冒险。

无他,刘家太弱小尔。

经不起糜家翻脸的代价。

甚至连糜家疏远的代价都承受不起。

可现在不一样了,情况大大好转了。

不但刘备彻底收服了已经被砸个粉碎的丹阳一派,掌控了徐州过半军权,更一战打崩了琅琊泰山军,把臧霸都堵在开阳城里坐以待毙了。

如果说先前刘备还是依靠着陈登和糜竺的忠心耿耿,才能坐稳徐州州牧之位,那现在刘备就已经是靠着自己的硬实力就能当个名副其实的徐州州牧了。

哪怕离开了陈登和糜竺,刘备一样能支撑的下去,只是会艰难许多。

当然,刘备不会真这么傻,他要真这么干,谁还会跟他干下去?

陈登和糜竺几个月前那么支持你,拥戴你,出钱出力出钱出粮,不就是为了求回报吗?

所以刘备现在也是干的非常漂亮,让陈登出任统帅,都督诸军事,曹豹为副帅,整个徐州上下的主要派系都能在这次北伐琅琊的战争中雨露均沾,分润军功。

糜家虽然没分到军功,但并不代表糜家就没收获,作为刘备的重要盟友,亲密下属,怎么可能就让糜家在一旁看戏,分不到好处?

这必然不利于团结。

刘封和刘备早就商量好了,准备了一份大蛋糕,就等着糜家为之惊喜了。

不过在惊喜之前,刘封还是希望糜家能再出点血……,不,是再入点股份,比如铁官营、铁官营和铁官营什么的。

糜竺对于家里的产业了解还是非常清晰的,他只是略一沉吟,就回答道:“我家在朐县有高炉一座,若是原料充足,可日产生铁五百斤,一岁约为十八万斤。”

年产接近二十万斤,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过这个数字得打个对折。

因为汉代的一斤可没有500克,只有248克,连现代半斤都要少上2克。

而以现代标准,古代一副铁甲至少重30斤到40斤,那就需要30斤到40斤左右的生铁。

这个数值却是现代的斤两,如果换算成汉代斤两的话,一副盔甲就要重达60斤至80斤,也是比较合理的。

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的话,那如果需要一千套铁甲,最少也要要六万斤生铁,约为一岁生铁产量的三分之一。

如果再算上下邳的产量,如果按照同朐县差不多的产量来算的话,那么徐州一年的产铁量,可以生产六千套铁甲。

不过事情当然不能这么办,毕竟生铁的用途很多,主要大头还是各种农具。

如果没有铁制农具的话,粮食的产量会大幅度下降,到那时候人都吃不饱饭了,就算有铁甲也穿不动啊。

况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盔甲的生产环节。

光是原料充足可没用,还要看生产效率。

刘封心中默默计算了一番,得出了这么一个结果。

这时,糜竺继续说道:“虽然我家年产近二十万斤生铁,可生铁用途也极广,用量极大,每年几乎剩余不了多少,光是制作武器就已经极为费力,实在没有余力增产甲胄了。”

糜竺也能猜到刘封在打什么主意。

长枪方阵,自然全员披甲防御更强,如果能穿戴铁甲,头佩铁盔,那更是连普通的强弓劲弩也不会太畏惧了,自然威力大增。

只可惜,接下来糜竺详细的介绍了一番生铁的用途。

譬如一个锄头,就需要2到4斤汉制生铁,一架曲辕犁,也需要6到12斤生铁,用于打造铁犁片等需要生铁制造的部件。

一万把锄头就需要三万斤生铁,一千架曲辕犁就要一万斤生铁。

这些可都是消耗品,需要随时补充的,每年都需要消耗掉大量的生铁。

这还不算铁钱、武器、铁鼎、铁釜、铁炉、车马器具、缝织器具、美妆修容器具等等诸多用途了。

光是这些用铁,甚至就已经超过了徐州刘备目前所掌控的产铁量,又哪里还有剩余的产能来制作耗费巨大的铁甲呢?

对于糜竺的答复,刘备父子俩也陷入了沉默。

只是他们俩想的东西却是截然不同。

刘备是感叹世道之艰难,而刘封则在想如何增加产量,以及建立军工产业。

糜竺忽然又开了口:“竺,愿将铁营上交州府,还请方伯应允。”

刘备和刘封惊讶抬头。

刘备是不可置信,刘封是暗叹一声。

这糜子仲真是对刘备太看重了,只是问一下情况而已,居然直接就要送了。

不过刘封这次却是猜错了,麋子仲这一次的大方,可不仅仅是因为刘备,甚至更多是在他刘封身上。

在亲眼见到曹豹的一千部曲转入刘封麾下不过一个多月,竟已脱胎换骨,居然能轻易的击败泰山军了,这在糜竺心里掀起的波浪是外人无法想象的。

在徐州本地士人眼里,泰山军的战斗力可是要强于丹阳军的。

当初陶谦能够击退青州黄巾,战斗的主力就是泰山军,丹阳军只是打了个配角。

毕竟丹阳军才是陶谦的心头肉,不舍得轻易使用。

可陶谦却忘了,再锋利的宝刀如果一直藏着不用,又不好好保养,迟早也会变成钝刀的。

琅琊一战,对徐州士人的影响很大。

糜竺原本觉得刘备就已经很能打了,为人又仁厚,重视士族,是非常优秀的合作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