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渐入正轨239(1 / 2)

娄半城在港岛开启鱼翅捞饭的生活时,张和平刚回到南腊镇,着手处理卫生院的烂摊子。

副院长沈默调景城制药厂担任厂长,并把岩鼓、黄莲、玉鹿、小黄、小龙这7个医生、6个护工,调去药厂当技术工。

南腊镇卫生院一下子空出1个行政岗和13个卫生技术岗,引来了公社和隔壁乡镇的觊觎。

张和平4月10号回来的第一天,先把白云提拔成了副院长,电话报上去后,就批准了。

这下,南腊镇卫生院就只有14个卫生技术岗了。

张和平放了话,想要进南腊镇卫生院,3天后跟他去麻风村待一个星期,然后回来学习医疗知识一个月,之后从中选拔14个人进卫生院。

这话一出,公社和隔壁乡镇的关系户退缩了,当地人都在传麻风村如何危险,不敢去。

南腊镇的独立村数量达到了10个,总人口达到了865人,其中小孩181人、老人76个,知青44个。

去麻风村待一个月,这个条件一经放出,不仅外人退缩了,镇上的人也畏惧了;反倒是那些知青很积极,有23个男女知青报名。

这些知青想得很简单,既然张和平自己都敢去,应该没什么危险!

4月14号,张和平带着23个知青,以及12个镇上、村里的年轻男女,背着干粮、草药、砂锅,抬着4个大木桶,前往西北的麻风村。

这次过去,一是给卫生院选人,二是送些做药浴的草药给中、晚期麻风病人。

其中,麻风病虽然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但传播力较弱。

然后,这35个男女就惊讶地发现,这里的人,至少有一半看起来是正常的。

回去的路上,张和平开始给35个待选医生介绍麻风病,着重说了传染方式。

去年12月,他带了一些草药和一个砂锅过去,教行动正常的村民给病人煎药。

而更让他们意外的是,他们放下东西后,张和平院长就只让他们在一边看着了,全程都是张和平在跟村里人交流。

《黄帝内经》中有麻风病记载:

就是这5种普通的树枝,熬成浓汤,倒入木桶混合开水做成药浴,就能缓解中、晚期麻风病人的病症,你敢信?

张和平带着35个想当医生的男女走山路,露宿山间,耗时三天才到达麻风村。

一般只有儿童和免疫力低的人,才容易被传染。

张和平之前只是简单带了些苍耳草膏过去,让那里的小孩、轻症患者在三餐前后服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药方治疗麻风病,只是麻风病在中医里的名称有些多,还没有统一归入麻风病名下,且多是对症下药的方子。

麻风病在中医里,又被称为疠病、大风、癞、***疯、恶疾、疠风等。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

等村里人学会两种药浴的制作方法,并将4个病人泡进4个大木桶后,张和平给他们35人和村民照了一张相,就留下东西,带着他们返程了。

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自己的家人,以及其他病人。

张和平还告诉他们,知道麻风病的普通传染力弱,但必要的口罩还是应该要戴的。

另一副药浴的用药也很简单,地骨皮、苦参、荆芥、细辛、苍耳子、防风,效果要比上一副药浴效果好很多,缓解病情的同时,兼具治疗效果,只是所需药材数量有些多。

在治疗麻风病这一块,古有解毒、杀虫、祛风、扶正、活血、通络等方法。

柳枝、桃枝、桑枝、槐枝、楮枝,张和平从外省寄了一批回来,由赵主任收货后,在卫生院的后面荒地扦插了一些,剩余的枝条都带过来了。

之后,又做了一些一号扫风丸过去,留下药和服用方法,就走了。

所以,张和平教的第一课,不是如何治疗麻风病,而是教他们谨记个人防护。

张和平要他们深刻记住,他们今天在面对传染病的时候,都没有戴口罩,有可能被传染了!

因此,接下来教麻风病的治疗,尤其是教如何辨识麻风病的症状时,所有人必须认真听、认真记,免得患了麻风病还不知道。

35个年轻男女想到之前见到的那些麻风病重症病人,想到他们那恐怖的症状,若是自己得了那种病……想想都胆寒!

就在35个待选医生准备在接下来的3天返程上认真学习时,张和平只花了半天时间,就把他们带到了战备公路上。

然后拦车,把他们送回了南腊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