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架构 6 民心与公审156(1 / 2)

彼此平行、互相监督的朝廷官府新监察架构呈现在众人心头。

魏忠贤没什么表情,更没什么动作,也许只有最细心、最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凑近了才能发现微垂的眼帘之下目光的飞速闪动;号脉的中医搭上他的脉门才能发现心跳的加速。

皇帝的安排进行到这里,魏忠贤心中都是深深的失望与不安:李邦华、袁可立成了都察院的总宪,都察院和六科又有了随时面圣面奏之权,东厂和锦衣卫的职权范围也受到了明确的限制,尤其是动用刑罚的限制,让东厂和锦衣卫再不能成为自己手中的利器。

失望与不安的同时,他也十分疑惑:为什么皇帝没有对东厂和锦衣卫有任何官员的变动?即使抛开东厂,锦衣卫南、北镇抚司彻底的分开也应该有所升迁变动啊?怎么可能让原来彼此相熟的人一动都不动?可是什么都没有动,似乎皇上只是定了这么个事,却并不着急完善,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魏忠贤心中也同时反映出一件事:“大儿”田尔耕如今与自己这个“义父”魏忠贤完全对等。至少在朝廷名义上,他们彼此完全对等了。

“直面皇上,如果做得好,那就是天大的权柄。”田尔耕、许显纯离京前安排在殿上的亲信心中当然也有疑惑,但更多的是暗自兴奋。

不只是他们,许多大臣也敏锐的想到了这些,不过所有人都是不动声色:没有哪个文官不想限制太监和诏狱的权力,包括阉党的文臣,当年皇帝大肆派出镇守太监去监军的时候他们就共同反对过。

皇帝如此定制,摆明了对百官的道德操守不抱希望,因而才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在不能让皇帝彻底废除东厂和诏狱的情况下,这几乎已经是群臣能想到的最好的结果:无论彼此争得如何激烈,身上都少了一套不受控制的酷刑,头上都少了一把不受控制的刀,人人都有了在大理寺说理的机会。

当年杨涟等人便是没有得到在大理寺说理的机会。

金殿上一时似乎更静了。

“说到奏疏直达,通政司需谨记,任何奏疏,从你们到朕手中,不得超过十二个时辰。超时,便是欺君,欺君,便是死。”让群臣消化半晌之后,王战简单警告了通政司一句。话虽简单,内涵却是生硬无比,以后再想玩弄颠倒奏疏顺序甚至令皇帝干脆看不到奏疏那套把戏就是死罪。

“还有,除了大臣们的奏疏,朕还要看到民间的信息。马上成立一个民信司,凡士农工商皆可投书于民信司,内容限于对朝廷治政、律法、架构,对商业、工业、格物科学等六方面的建议与批评,报送时限与奏疏一般,朕每日阅读。朕能不能看得过来是一回事,你们让不让朕看到是另一回事。”言语间,王战又设立了一个新部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