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寿春之战(三)75(1 / 2)

翌日。

淮水之北,曹营。

曹操昨夜抵达汝阴,连夜商议完军情后,一早就过慎县,往江北大营而去。

到达江北大帐时,已是下午。

汉旗飘展,所有部将全部出营迎接。而时下战况紧要,曹操也没有注重什么仪式,迅速携众步入帐内,随之落座于主位。许褚持剑,则如同小山般,站立于侧,一双虎目扫视着每个入帐之人。

可见今日之司空曹操,穿戴盔甲,将其身形映衬的很是威武。

待见众幕僚和将领,一一落座后,其浓眉竖起,细长的眼睛微眯,捋着长髯道:“吾一早过慎县时,听得奏报,陈列南岸,对垒数日的江东水师,有绕道寿春,向西行进之态,而今具体探到何等情况了?”

昨夜于汝阴,针对南岸的江东兵,依郭嘉建言,曹操已定下“水陆配合,出奇制胜”之策。谁曾想,过了不到半日,江东军情再有变化,并朝着曹操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

道言时,曹操那双深邃眸子,不觉放在了早一旬,先一步抵达,协调兵事的刘晔,以及受命由许都而至的华乡侯刘勋等人身上。

刘勋自去岁归附曹操后,不仅被封为华乡侯,还担任平虏将军一职,备受曹操宠信!

一方面,琅琊刘氏同沛国曹氏,关系本就密切,曹操之父曹嵩,当年因朝中失势,避祸琅琊国,就多亏刘氏接济。另一方面,中平末年,刘勋担任沛国建平县的县长,亦同曹操结交了深厚友谊。董卓之乱时,曹操归家乡募兵,刘勋或明或暗资助了不少。

而汉末里,刘勋投于曹操帐下后,不仅被封为列侯,还得权势富贵,同曹家自己人曹洪齐名,《魏略》载:军中豪右曹洪、刘勋等畏(杨)沛名,遣家驰骑告子弟,使各自检敕。

今次战江东,因刘勋于庐江郡太守任上时,一直都是孙策之对手。曹操故任命其人于豫州筹集援兵,于淮北一线,同李通、满宠等协防之。

然从结果来看,近些日子,江东势猛,曹营大将迎战,接连失利。而刘勋知曹营优劣,故在同刘晔商议后,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训练水师上。

只是内中所为,弄得曹操内心多少有些不满意,此时其言,熟悉之众都能看出,其中怨言之色!

为曹操质问时,刘勋主动站起。

刘勋长得方额阔面,身居太守位上多年,且出身宗室,颇显威仪。

周围之众望来之际,刘勋面色坦然,躬身回道:“禀曹公,根据斥候详细探寻,江东兵确有放弃寿春之态,其于钟离、马头城,下蔡,多地驻守水师,都有往南岸统运粮草之况。从昨日夜半起,吾军数次率小众阻挠,敌众莫不是增加了防御。而停于南岸的孙伯符主力,前锋人马,于一个时辰前,已先一步顺淮水而上……”

此言还没说完,营帐内,就充满了交头接耳的议论声。

于江东的军事转变,曹营中人,无不是聪明人,多有遐思。

江东人马转势继续西进,竟然绕过了南岸的寿春,莫非是小霸王,要效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携数万众,以取许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