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曹营之议(1 / 2)

曹操话语一落,营帐内迅速传来议论之声。

正见有几人准备起身说出自己的想法时,一高大飘逸的身影率先站起,其人不是名显江淮,有“佐世之才”的刘晔,又是何人?

刘晔身长八尺二寸,处于营帐之内,已显得鹤立鸡群。反观曹操,身长七尺,可气势于营舍内,则无人敢同之对视。

其面向刚刚重新落座上首案几的曹操,一礼道:“回曹公,晔有三计,足可让孙伯符自顾不暇,再无力西渡,其便是想取汝南、来犯颍川,亦将成为泡影!”

“哦?”曹操向刘晔看去,心中泰然,似乎早有所料,但眸子里泛着精光,从刘晔身上扫过,又看了其他交头接耳,又迅速坐直的几位谋士,面上带笑,抚须道:“子扬自入朝廷以来,屡建奇功!去岁助朝廷平寿春贼寇,又有安民生之计,于江东策小儿,更是熟知,但不晓子扬有何妙计,尽管道来!”

曹操一说话,帐内众人,即很有默契安静下来,全都静静看向末尾处的刘晔。

刘晔步入曹营时间短,但因年轻,富有才华,很受曹操重用,是故曹营中人,无人敢小觑这位江淮才子。

刘晔移步至大帐中间,躬身道:“晔之第一计,则是内忧计。自孙伯符入江东以来,残杀地方士族,早有弄得扬州世家大怒,正因之处事毫无顾忌,接连遇刺,甚至丹徒山差点身亡。除了扬州世家大族不满外,山越人,还有长沙郡的夷人,甚至孙氏内部,于晔所知,也非铜板一块。”

刘晔畅言,曹操缓缓点头,帐内其他曹营核心则面露思衬之色。

其中,于下首端坐,伟美有仪容之郭嘉郭奉孝,亦是抚须颔首,他在官渡开战之前,就为曹公定下了“十胜十败论”,这不仅是激励本方士气,更是于敌我的一次全面分析。其中第八条便是“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想江东内部,看似团结于孙策周围,何尝不是暗流涌动。

可惜那些刺客,未能杀了江东小霸王,以之率部而上,破广陵陈登,又借水师优势,逼近淮南。

陈登的才能有目共睹,但在孙策再度亲领人马来战,江东士气正盛之时,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郭嘉默默看了眼上首的曹公,曹公这几日表现出的想法,隐约有些后悔没有采纳陈登之谋,而顺势夺取江东了。不过,凡事有利有弊,陈登若在当时步入江东,以之理想抱负,又会否成为另一个孙伯符,尚是两说。

而今朝廷已任命陈登驻守寿春,同大将蔡扬一道备战,但水师依旧是朝廷最大劣势,故于水战,不可与孙策争锋!

“曹公此时,可继续为江东大族去信,并大封山越等部首领,继而使江东内中生乱。而周公瑾在西、程德谋在西北,再有张子布于东……其部虽守于四方,然一旦江东出现问题,不满孙伯符之江东士族自会接连反之。江东生乱,孙伯符若不能回援,将失其基,故其人自会退兵。”

刘晔言毕,曹操看了眼郭嘉,荀攸,这两日内,二人各有同他道言策反江东内部。

而收到同样撤退至寿春的刘馥书信,曹操知道蒋干已假意投效江东,如此内应,正好用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