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甘茂弃秦奔齐37(1 / 1)

甘茂逃出秦国跑到齐国,路上恰巧碰上苏代。当时,苏代正替齐国出使秦国。甘茂说:“我在秦国获罪,怕遭殃祸便逃了出来,现在还没有容身之地。我听说贫家女和富家女在一起搓麻线,贫家女说:'我没有钱买蜡烛,而您的烛光幸好有剩余,请您分给我一点剩余的光亮,这无损于您的照明,却能使我同您一样享用烛光的方便。'现在我处于困窘境地,而您正出使秦国,大权在握。我的妻子儿女还在秦国,希望您拿点余光救济他们。“

苏代应承下来,于是出使到达秦国。完成任务后,苏代借机劝说秦昭王说:“甘茂,是个不平常的士人。他在秦国居住多年,连续三代受到重用,从肴塞至鬼谷,全部地形何处险要何处平展,他都了如指掌。如果他依靠齐国与韩国、魏国约盟联合,反过来图谋秦国,对秦国可不算有利呀。“

秦昭襄王说:“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办呢?“苏代说:“大王不如送他更加贵重的礼物,给他更加丰厚的俸禄,把他迎回来,假使他回来了,就把他安置在鬼谷,终身不准出来。“秦王说:“好。“随即赐给甘茂上卿官位,并派人带着相印到齐国迎接他。甘茂执意不回秦国。苏代对齐愍王说:“那个甘茂,可是个贤人。现在秦国已经赐给上卿官位,带着相印来迎接他了。由于甘茂感激大王的恩赐,喜欢做大王的臣下,因此推辞邀请不去秦国。现在大王您拿什么来礼遇他?“

齐王说:“好。“立即安排他上卿官位,把他留在了齐国。秦国也赶快免除了甘茂全家的赋税徭役来同齐国争着招揽甘茂。

甘茂自秦国逃出后,准备到齐国去。出了函谷关,遇见苏代(苏秦之弟),说:“您听说江上女子的故事吗?“苏代说:“没听说过。“甘茂说:“在江上的众多女子中,有一个家贫无烛的女子。女子们在一起商量,要把家贫无烛的赶走。家贫无烛的女子准备离去了,她对女子们说:'我因为没有烛,所以常常先到,一到便打扫屋子,铺席子。你们何必爱惜照在四壁上的那一点余光呢?如果赐一点余光给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妨碍呢?我自认为对你们还是有用的,为什么一定要赶我走呢?'女子们商量以后,认为她说的对,就把她留下来了。现在我由于没有才德,被秦国赶走,出了函谷关,愿意为您打扫屋子,铺席子,希望不要把我赶走。“苏代说:“好,我将设法让齐国重用您。“

于是,苏代先西入关中游说秦王说:“甘茂是个贤能的人,并不是一般人;他在秦国受到惠王、武王、昭王等几朝重用。由崤山、函谷关直至溪谷,秦国的险阻要冲,他无不了如指掌。万一他通过齐国,联合韩、魏,反过来图谋秦国,这就对秦国十分不利。“

秦王说:“那可怎么办呢?“

苏代说:“您不如多备厚礼,以高位重金聘其回国。他要来了,把他软禁在槐谷,老死在那里,诸侯又凭什么图谋秦国呢“

秦王说:“好。“于是,给甘茂以上卿的高位,拿了相印到秦国去迎接他。甘茂推辞不去。

苏代此时又到齐国,对齐王说:“甘茂是个贤能的人,眼下秦王给他上卿的高位,拿了相印去迎接他。但甘茂却因为感激您齐王的恩德而不去秦国,其实他愿意做大王的臣子,如果不加以挽留他,他一定不会再感激大王。以甘茂之才,如果让他统帅强秦的军队,秦国对齐国来说可就难以对付了。“齐王说:“好。“于是,赐甘茂为上卿,让他留在齐国。

人的命运有升有落,在落魄的时候改变命运,不仅要吃苦,而且还要多动脑筋,跑关系、找门路,充分利用自己以前的积累和优势,闯出生机来。我们看看可怜的一代名将甘茂是如何摆脱困境的。

甘茂在函谷关遇见苏代时,穷困低落,作为曾经驰骋疆场的他自比贫寒的无烛女子,确实让人同情和惋惜,但是就是在这样卑下的比喻中,甘茂也露出作人的明智和聪明来:人都喜欢他人的援助,我如今没钱没势,无法用钱财讨人欢心,但我可以以自己的体力、脑力和才能来帮助人,这样人就会对我有好感,才会来帮助我。而如果你既贫穷又非常懒惰、不帮他人,那么你就会遭到众人的嫌弃。曾经有人坐牢三年出来,说监狱里也看有钱没钱,没钱的话会挨饿挨打,此人虽没钱,但三年过得很舒服,原因很简单,他天天算计着如何帮人忙,所以狱友们对他很有好感,给些好处给他,使他能渡过困境。看来就是罪犯也知感恩回报。苏代很会战略谋划,也善于包装他人,使他人奇货可居,他这种造势、整体策划能力非常高超,值得我们学习。另外苏代威胁秦、齐两国甘茂会来攻打,他这种威胁的话锋也收到了奇效。我们在说话时也不能太过斯文,该露锋芒就该露锋芒,除了利益的诱惑,对未来的恐惧也会使受众听命于你。

甘茂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这次应该是充当见习军师的职位,甘茂表现不错,坐稳了军师的位置,过了两年,也就是秦武王元年(前310年),武王勇力超人,好勇斗狠,朝纲独断,对只会耍嘴皮子和老弱病残的张仪、魏章看不惯,把他们驱逐去了魏国,而大功臣司马错因为跟张仪配合不错,也受到了牵连,武王时期得意的将军是乌获和任鄙,齐国人孟贲等大力士,而甘茂政治头脑不错,没有受到牵连,应该是接替了魏章的位置,掌握了军权。立业

秦武王元年(前310年),秦公子蜀侯辉和他的辅相陈庄谋反,武王就指派甘茂去平定蜀地。因为司马错是平定蜀地的老功臣,甘茂并没有独自争功,反而邀请司马错协助平定蜀乱,其后甘茂诛陈庄返回秦国后,武王二年,秦初置丞相,樗里子举荐甘茂为左丞相,这个樗里子就是秦人谚语“力则任鄙,智则樗里。”中的主人公,为秦王子弟,说明甘茂为人处世非常不错,连秦贵族也不排斥他,能成为武王的左右手,对一个羁旅之臣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建大功武王三年,武王欲问鼎中原,但樗里疾反对,说:“韩国宜阳城坚兵精,路远道险,倘若魏、赵二国出兵救宜阳,秦军孤军深入险境,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秦武王不悦,问计甘茂,甘茂因为来秦之后,一直未建大功,所以同意说:“伐韩宜阳,必先破韩魏联盟,只要魏国助秦,赵国就不可能越魏救韩,韩被孤立,宜阳城就可能被秦军攻破。”然后甘茂用重利引诱与魏王建立了秦魏共伐韩国的联盟。估计此时在魏的张仪、魏章帮了秦国不少忙,甘茂怕秦武王在伐宜阳期间,听信樗里疾之言而变卦,跟秦武王定了息壤之盟,解了后顾之忧。”这也埋下了跟秦贵族樗里子的矛盾。接着以甘茂为大将,领兵五万伐宜阳。甘茂攻宜阳,长达五个月,没有见效。这时,公孙奭、右丞相樗里疾对武王说:“秦军攻打宜阳城已经五个月,精疲力尽,锐气大丧,再挺下去,恐怕形势要发生变化,不如班师为好。”武王听了,就派人召甘茂班师回朝。甘茂写信一封,让来人带给武王。武王拆信一看,只有“息壤”二字,恍然大悟。于是派出五万援兵,令乌获带领往助甘茂。甘茂得到生力军,兵力大增,遂以乌获为先锋,击退韩国援兵,攻陷了宜阳孤城,斩杀韩军七万人。韩国元气大丧,急忙向秦国求和。功败身死秦军占领宜阳,周都洛阳门户洞开。秦武王亲率任鄙、孟贲精兵强将大举进攻洛阳。周天子无力抵御,只好出迎秦军。秦武王直奔周室太庙,往观九鼎,后来秦武王跟孟贲斗力举鼎绝膑而死,右左丞相樗里疾追究其责任来,甘茂虽有功但也有过,秦武王死后是秦昭王,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昭王重用的是跟他一起长大的向寿和旧臣公孙奭,后来楚国攻韩国,甘茂因劝秦昭王归还韩武遂(今SX省垣曲东南)而遭到了怀疑,向寿、公孙奭乘机说他的坏话,而樗里子也旧账新算,把武王之死也算了一份到他头上,甘茂听了害怕极了,借机出师攻魏蒲阪时逃至齐,任齐上卿。最后老在了魏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