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周晚渔的妄想(1 / 2)

如果说,大明是一条将死的巨龙,林余就要在这巨龙腐烂的身体上,单独划出一地,用腐肉滋养出新芽。

这单独一地,就是浙直两地。

这新芽,就是以科技振兴为矛,以经济发展为盾,小船拖大船,最终实现国富民丰。

老实说,胡宗宪并不是林余首先考虑到的那个能挽大明于将倾的人选,但此时此刻,却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有着为国为民之心,虽圆滑处世,仍不改其质。

他是浙直总督兼浙地巡抚,是实实在在的地方“土皇帝”。

他精通军务,了解海防,熟悉海贸,当能在后面的开洋扩土中,起到关键作用。

草棚之中,胡宗宪死黢黢的眼里猛地爆发出火焰,他似乎下定了决心,重新站起理了理仪容,又跪拜于地,连续三扣,慨然直言道: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然我胡宗宪,屡屡忍之,实为虎之伥鬼。”

“今日始知,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民将不民。既如此...”

“请天尊教我救世之法!”

“请天尊教我救世之法!”

“请天尊教我救世之法!”

胡宗宪在地上重重磕了三个头,每磕一次,力道便重一分,口中的话语便更执着沉稳一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简陋草棚之中,凭空处,陡然绽放璀璨光芒,光芒散去,留下三张图纸。

胡宗宪脑海中声音再起:

“传汝三宝,可用于兴盛浙直两地。”

“其一为多锭纺纱机,可提升纺纱速度十倍余。”

“其二为飞梭织布机,可提升织布速度十倍余。”

“其三为缝纫机,可提升制衣纹样速度百倍余。”

“此三宝传于汝,汝可命工匠仿制,仿成之日,吾当再来。”

......

青天瓶外面。

林余刚从瓶里出来,就抓起书桌上水壶大口喝水。

刚刚在青天瓶里面,他当着胡宗宪,可谓威风凛凛、霸道至极,可心里其实紧张得很。

这种当着历史名人装逼,说不定会被随时拆穿的感觉,怎么说呢,有点刺激,但更有点惊悚。

与齐大柱不同,胡宗宪可不好忽悠,为了突破他的心理防线,让他帮忙尽快推行“腐肉滋养新芽”的计划,林余筹谋许久,决定搬出自己都不知道真假的两条预言。

一条是大明将亡;一条是嘉靖将死。

胡宗宪越是忠君爱国之人,受到的冲击就会越大,所谓哀莫大于心死,置之死地才能后生。

结果很完美。

接下来,就是因势利导,让胡宗宪把纺织三件套推广至民间。

有了产品,就得开始考虑“销路”的问题,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本应不缺消费市场。

可事实是,由于朝廷多年来的横征暴敛,官府贪墨无度,百姓哪怕拼了命努力干活,也依旧很穷,别说购买布匹衣服,连饭都吃不饱。

如今的大明,能消费得起棉、丝绸品的,只有官员、豪强、地主、商人四类,可这些人能有多少?

当年的英吉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大力发展殖民地,用意无非两个:

一个是如同改稻为桑一样,寻找原材料市场。

一个是如同织造局的杨金水讨好西洋诸商一样,寻找消费市场。

原材料-产品-消费,三位一体,路线打通,造就了当年的日不落帝国。

如今解决了“产品”的问题,接下来,就要解决“原材料”和“消费市场”的问题。

思路理清,林余顿感神清气爽,一看时间,竟然已经到了晚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