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书箱22(2 / 2)

秦无疾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左臂、牢牢包扎着的手指和掌心。

崔闲就这么等着他。秦无疾挣脱不得绳索,于是咬紧牙关,抬起手臂,用左手手指夹起玉质的白棋子。

自错肩谷一战结束,秦无疾这伤不过养了十余天,筋骨皆未愈合,手指根本使不上什么力气,只要劲儿绷得紧了,疼痛便往骨髓里钻。

他勉强下了两粒棋,手指便抖得夹不住棋子,一个猛烈的痉挛过后,白玉子掉落在阡陌之间,成了步废棋。

崔闲垂眼,悠然落子,封死他的棋路。

“力量不济。连执棋的资格都没有。”崔闲道,“国相爷爱不爱南唐后主,便更不是你说了算。”

秦无疾额头上渗了汗:“身为人子,就算无用……我也要说。”

“你要考虑的是,如何变得有用。”崔闲审视他,“而不是固守着毫无用处的孝道,在无人问津的地方自说自话。是想等谁怜惜,救你于水火?”

秦无疾沉默下来。

“看看你的棋路。下得优柔寡断,灰心丧气。”崔闲抬抬下巴,“认输么?”

少年人被麻绳牢牢捆着半边身子,沉声回答:“不认。”

崔闲笑了一声,重复:“不认。”

“能说出这两个字就是好事。”

他又道:“来人。”

秦无疾已经开始怕他骤然发难,于是往后靠了靠,颇为警惕的盯着他。

结果这次,是有人上来松了绑。

另有仆使抱着一只书箱上前,拨开锁头,怀中箱顶大开。

仆使将书箱托在手臂中,送到秦无疾面前。

秦无疾险些没反应过来。他太久没见到成卷的书,一时间五味杂陈,视线黏在书箱里拔不出来。

他动动肩膀,伸手捧出一本书卷,安放在矮塌上摊开,随后愣了愣,喃喃道:“这是兵经。”

“习武之人自小锤炼体魄,贵在有恒,就算你从现在开始追赶,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过是庸庸碌碌,跻身中流已是奢望。”

“然。筋骨之强力可杀百人。”崔闲抬起手,点点眉侧之穴,“此中强力,可助你杀万人。”

崔闲一边说话,一边静静端详他的反应,于是他看到秦无疾眉头往下低了低。

崔闲对这神情再明白不过。几乎每个读书读太多的人,都会有这么个类似的反应。那是文人从书里带出来的劣性,不合时宜的恻隐之心。

崔闲淡然提醒:“秦公子,回回神。杀戒都开过了。”

秦无疾微微抿起干燥的嘴唇:“我……”

“当真愿意在此地蹉跎,自此之后苟且偷生?”崔闲慢慢喝了口茶。“你没别的路可选。”

“如今唯有万骨之枯,能托着你回皇都。”

“书是专门送你的。拿回去慢慢想。”

秦无疾深深呼吸,神情郑重起来,站起身,撩起袍角,以求师问道的礼节向崔闲深深叩首。

崔闲坦然受了这一礼,之后再不留他,吩咐左右送他出府。

然而就在秦无疾小心翼翼抱着书箱往院外走的时候,崔闲突然出声:“其实你不该给我行这份礼。”

秦无疾转过身,问他为何。

“因为赠书之师另有其人。”崔闲笑起来,犹如一只茹毛饮血的狐狸。“这些书,是方贫方清愁托我转赠给你的。”

抱着书箱的少年人定定看着他,身形慢慢僵硬起来,双眼黑沉沉的,像被压满了大雪的漆黑松枝。

崔闲催促他,逼迫他:“你若不想要,就放回案上来。”

秦无疾僵立原地,动弹不得。

于是崔闲不管他了,只是低头饮茶,瞅着茶汤慢条斯理等了一会儿,直到听见秦无疾说了一句“告退”。

崔闲抬头看。

院子里空荡荡的,并没有人把书箱留下来。

--

匪首的人头已经挂上了代州城墙,从前天开始有诸多百姓驻足围观,到今日人就少了许多。

秦无疾出城的时候,骑在马背上远远看了一眼。

离得太远了,首上五官融成米粒大小,只能看到秋风吹过尸首满头长发,像是吹起一捧漆黑的麻草。

吕迟眼睁睁看着秦无疾突然下了马,往代州城墙的方向跪下了,俯身叩首。

吕迟居高临下看着他,不知道他犯什么神经。“干甚呢?”

秦无疾拜完了,神色沉沉地翻身上鞍。“得到了许多珍贵的书籍,都是极难收集的军法兵经。受人如此恩惠,礼节不敢不还。”

秦无疾顿了顿,又低声说:“我再也不想来代州了。”

吕迟对此深有同感,咧嘴笑了,抡圆手臂拍他后心。

他没收着劲儿,秦无疾被他拍得险些从马上栽下去。

吕迟笑起来:“等回去了,你给我念念呗。”

秦无疾无奈地看他一眼,斯斯文文地回答:“只要队正有耐性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