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归城23(1 / 2)

外出半个月光景,秦无疾与吕迟二人终于回到了勾注山下,燕儿河旁。

出了代州城,人烟愈发稀少,绿树凋敝,荒草丛生,路越来越崎岖,枯瘦的松柏生在陡峭山石上,牢牢扎根于贫瘠的土地。

秦无疾仰头,望着远方山脊上隐隐若现的石墙与堡垒,莫名从中感到一股沉甸甸的踏实。

入了燕水口,吕迟要先去见校尉王祁阳,就此与秦无疾分开。

秦无疾独自回到自己狭小的土胚房,肩膀顶开帘子,安置好书箱,而后转身去拜见张医官。

张医官正在院子里晒药草,余光瞅见秦无疾,直起身,掬水净了净手,连声招呼他走近自己身边。

“我听赵阜那小子说,那夜你也伤着了。”张医官拿布巾擦净手掌,“左手伸过来我瞧瞧。”

之前是听吕迟偶然提起,秦无疾才知道——张奉玉作为雁门军检校病官,既是疡医也是兽医,颇为博学,肿溃金折四症精通,人马猪狗一并能治,乃是雁门关中数一数二的好医士。

他不仅管着这里的五百来人,也统管着雁门关左翼、以燕水口为轴心共计数个隘口,千余名士兵与牲口的伤病与生死。

秦无疾忍痛将裹布解了,露出掌中狰狞红肿的伤口。

张医官背着手,眯起眼睛端详一会儿,随后开口:“养得还行。一会儿我给你去去脓水,你拿些药粉走。除此之外也没别的法子了。”

张医官隔空给他比划比划:“骨头没断是没断,但手指里头连着筋,这才是最要紧的。指不定能恢复多少。”

其实秦无疾心中早有了些预感,故而没甚么剧烈的反应,轻声问:“日后能持枪么?”

“关军练的那套定军枪?左手虚握,不讲究发力,那就无甚问题。但手指头灵不灵巧,利不利索,起码半年后才能知晓。”

张医官摇摇头。“好不容易读了这么多年书……没叫你伤着右手,就当老天爷大发善心吧。”

秦无疾谢过,静静看他转身,沉默片刻后出声叫住他。“医官。”

张医官背着手回头。

“医官从前劝慰我,说入了雁门关,前尘往事不如尽忘,就当重新投了次胎。”秦无疾道,“这话我琢磨了许久,也尝试过好一段日子,但现在看来,还是心有不甘,之后也不打算再忘了。”

秦无疾躬身行礼:“愧对医官嘱托。”

“无疾改日再来拜见。”

张医官瞧着秦无疾背影远去,瞧了好一会儿。

他回想起第一次见到秦无疾的时候。

那天吕迟风风火火带着人把他拖进屋来,叫嚷着:“老头儿。救条人命。”

张医官骂骂咧咧从屋里走出来,抬眼看见被夹在中间的秦无疾。他脚尖拖在地上,轻飘飘的,耷拉着脑袋,浑身是伤,骨瘦如柴,一副生机断绝的模样。

如今秦无疾还是瘦。但跑能跳了,脊背挺得直直的,高挑又单薄,脚踩着燕水口干板的土地,像棵植根不深的树苗子。

张医官收回目光,撸了撸袖子,弯下腰,继续晾晒他的宝贝草药。

半晌后,方才叹息似的感叹道:“年轻人啊。”

--

此时天色尚早,秦无疾闲不住,挽起袖子要去田里帮忙。

顺着田埂一路走过去,弯着腰割杂草的、坐在树下小憩的士兵,大都是生面孔。

秦无疾隐约想起那夜错肩谷中,他们一具一具叠起来的,谷堆似的尸山,心往下沉了沉。

田地之上站着寥寥几个熟悉的人物,大都包着胳膊、裹着脑袋,只要是见到秦无疾的,纷纷来找他说话。

赵阜光着半边膀子,右臂叫麻布缠得结实,满身金疮药味儿。他上下打量他几眼,突然咦了一声:“怎么回事儿……看着比之前精神了?”

秦无疾想了想,实话实说:“好好洗了回头发。应当是这个缘故。”

一道凑过来的人中还有石光,他摇头,说“不是”,随后跟赵阜一起上下打量他。

孙七明提着水从几人身边路过,抹了把汗,随意瞥了秦无疾一眼:“胖点了。”

于是几人恍然。“是胖点。”

“人还得是长长膘。显得真精神啊。”赵阜笑了,接着问他,“在代州吃啥好东西了?”

其余几人也凑热闹。

“听说代州城里的娘们儿长得忒俊,是真的么?”

“进都督府了么?那地界得多气派啊?”

“见着大都督了么?”

秦无疾被他们围着问,微微低着头,句句都回答,并没有一丝不耐烦。他留心看众人的表情,没发觉太多郁郁之色,于是特意避开了话头,对错肩谷一战只字不提。

如今刚刚入八月,距离粮食收成尚有半个多月的时间。田里的谷穗子都泛黄了,歪着头垂在绿杆子上。

这时候谷子最不能缺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