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102(1 / 1)

 最小的那个原以为沈澜生得俊俏,想来年岁也不大,正期待对方比他小,谁知竟还大他三岁,一时便怏怏的。 沈澜见他闷闷不乐的样子,便笑道:“景弟,你还不知道年纪小的好处。” 李景纳闷道:“年轻有何好处?” 沈澜笑道:“年轻跑得快,先折秋桂来。” 众人一愣,霎时哄笑起来。 这打油诗泛着一股促狭劲儿,却又有祝贺他蟾宫折桂之意,李景自己也忍不住发笑。 一时间,空气里都充满着快活的气息。 全是十七八的年轻人,有个俊秀的即刻促狭道:“景弟年轻跑得快,为兄老迈不堪摘,还请景弟歇歇脚,先令秋桂入兄怀。” 这下沈澜也忍不住笑起来。 李景被调侃地羞恼,“惟学兄,你年不过十九,哪里老迈!” 杨惟学连忙摆手,正色道:“到底不如景弟年轻。” 于是众人又笑作一团。年纪最大的王志全笑着指了指杨惟学,又指了指沈澜道:“杨惟学啊杨惟学,你怕是没料到自己有朝一日竟能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杨惟学只觉这王览小兄弟颇为风趣,便道:“是极是极!只是目前我与览弟也分不出个高低来。” 说着,他目光在周围人身上不怀好意的转了一圈:“只等来日挑个好时候,再挑个促狭的对象,好在他身上一决胜负。” “别别别!”周围人立时求饶。 沈澜便正色道:“小弟认输,惟学兄当得起江南第一促狭鬼之称。” 众人复又哄笑起来,杨惟学自己也笑得打跌。 闹过一出,沈澜与众人距离拉近,便想趁机问问苏州城内哪里的客栈安全、哪里的牙行可靠等等。 杨惟学自诩与沈澜惺惺相惜,便道:“览弟勿忧,为兄家在苏州还算有几分声望,届时指派个老仆带你便是。” 沈澜心喜,这便是撞贵人的好处了。八月秋闱,士子们回返原籍参考乡试,尤其是衣着华贵的子弟,俱是当地大族。 有了这些大族子弟照料一二,便不惧被衙役欺凌、恶少纠缠,办事也有人引路。 沈澜心喜,连忙道:“今日蒙杨兄恩德,来日若能帮得上杨兄忙,杨兄尽管吩咐。” 杨惟学见她颇为知恩,心里也畅快,便道:“览弟千里迢迢来苏州,为兄焉能不尽地主之谊?届时到了苏州,为兄带你去松鹤楼,好生祭祭五脏庙!” 沈澜拱手道:“若松鹤楼太贵,我便只能留在楼里洗碗抵债了。” 众人大笑起来,王志全指指杨惟学道:“那松鹤楼便是他家开的,览弟尽管吃!”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聊起了苏州风物,一时间满船都是欢声笑语。 此时此刻,置身于人群之中,纵情交谈,无拘无束,沈澜方有劫后余生之感。 她庆幸之余,只极目望去,见辽阔碧空之下,河面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数艘大船风帆鼓动,破浪而行。 天高河阔之景,荡尽胸中郁气! 那杨惟学见了此景,竟转头冲着沈澜眨眨眼,笑道:“览弟见了此景,可是诗兴大发?” 沈澜心知他这是又要来戏谑她,便朗笑道:“倒想起了李太白的诗。” 杨惟学沉吟道:“可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沈澜朗声一笑,接话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两人相视一笑,只觉湖海豪气,关塞风景,万里山河俱在胸怀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