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101(1 / 1)

 沈澜叹息一声道:“不是席子,老人家,不瞒你说,我本是从外地来做生意,谁知路遇黑心船夫,那船夫本想杀了我劫财,多亏我机警,弃了货物跳船逃生,幸好在亵衣中封了夹袋藏了钱,否则如今连件衣裳都买不起。” “我当日抱着河中一块烂木头漂来了这里,劫后余生,本想报官,却又觉得衙门大门难进,如今只想寻个保人给我开路引,好叫我归乡去。” 那老人听完,只犹豫不决。 沈澜见状,又取出了五两碎银道:“老人家,那五十文是订金,事成之后,这五两碎银便是你的了。” 瘦到干枯的老者神色茫然了一瞬,像是没反应过来一般。待过了一会儿,这才浑身颤抖,牙齿磕绊起来:“好好好!五两!五两!我保!” 沈澜便笑道:“既然如此,老人家去向里长要路引时,可否描述,只说身高六尺,面白无麻点,左手手腕处有一红痣。” 拔高身量,点一颗朱砂红痣做伪装,这一次裴慎便是查路引,也无法从路引中分辨出是她。 老人家见了那五两银子,只勉强镇定道:“好。”五两啊!就算这是个强盗他也认了! 沈澜便笑道:“既然如此,傍晚我来取路引,可好?” 老者点点头,即刻将孙子喊进来,只说叫他看着家门,自己去请里长。 沈澜叮嘱道:“老叔,财不露白,还请老叔对外莫要提起我,只说我是来投亲的,如今要外出做生意,才要一张路引。”说罢,见老者答应了,这才转身离去。 待到傍晚,沈澜终于拿到了路引。不仅如此,这路引上正儿八经的记载着,“沧州乾宁镇河坡巷王览,年十九,身长六尺,面白无麻点,左手手腕处有一红痣。” 现如今,她便是户籍沧州乾宁镇河坡巷人士了。 路引到手,沈澜即刻去了另一家估衣铺,穿着平平无奇的直缀,买了一身新的宝蓝襕衫。 沈澜身高约一米六五,穿上千层底布鞋,加上四方平定巾,看着约有一米七左右,在南方,这个身高的男子很正常。 这也是沈澜为何南下,却不北上的缘故之一。北人高大,沈澜这个身高颇有些突兀。 她虽肤色白皙,面部轮廓柔和,可她如今着襕衫,这是读书人的装扮,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肤色白皙极是寻常。 加上用高领中单挡住喉结,穿宽大襕衫遮掩纤细腰肢,弄了些墙粉遮盖已愈合的耳洞,刻意压低声音说话,昂首挺胸大踏步走路,如今的沈澜,看着便是个貌若好女、略有几分瘦弱的读书人。 换上新襕衫,略作乔装,沈澜直奔码头,挑了艘去往苏州的大型客船,验过路引,便登船直奔苏州而去。 这一晚,沈澜睡在狭窄的船舱里,隔着小小的窗户望出去,见外面朗月高悬,星子低垂,江面风烟俱净,水波溶溶漾漾。 看着看着,沈澜便轻笑起来,只躺在床上,放松了思绪,渐入梦乡。 第二日,雄鸡报晓天下白,沈澜吃过馒头,便打算去客船甲班上走一走。昨日,她挑船时刻意问过船工,这船上有几个着襕衫的士子。 刚出客舱,沈澜一眼便望见穿着襕衫的那几个士子在甲板上聚成一团闲聊。 其中两个虽穿着湖绸,可脚上的鞋却只是普通蓝布鞋。另两个锦衣银带,香囊玉佩,一看便是富贵人家出身。 沈澜瞥了两眼,却未曾多言,只闲立望风景。 她立了一会儿后,那几个人中便有一人站出来搭话:“这位兄台,可也是去苏州府参加乡试?” 沈澜轻笑一声,她穿了这么多日读书人才穿的襕衫,要等的贵人终于来了。 沈澜转过身来,已然笑脸迎人,拱手道:“诸位兄台,小弟不是去参考乡试的,只是家贫,想往苏州府寻个生计罢了。” 语罢,只苦笑一声道:“我原是沧州人,只是先考妣俱亡,实不愿意再耗在科举上。好男儿志在四方,听闻苏州府汇聚天下风物,便想着前去闯荡一番。将来若有功成名就之日,也好告慰先考妣英灵。” 这话条理清晰,明显是读过书的,还颇显豪气,同行的四个士子便不再怀疑。 他们四人原是同窗,虽年少便在外读书,但双亲俱全,闻言便有些怜悯。 其中一个颇为俊秀的士子开口道:“不知兄台贵姓?” 沈澜与他们通了姓名,序了齿。方知她在四人当中行三,最小的那个才十六。 也是,江南一地文风鼎盛,年轻些的士子十四五岁便下场考举人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