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平棘令(1 / 2)

——元氏城,国相府。

从孙瑾得到张宝领二十万黄巾军西进的消息时,孙瑾的第一反应是:不可当也。

于是,孙瑾急忙向常山中南部各县下令,组织百姓向北撤离。

此时的国相府内,大小官吏忙作一团。

元氏城内也是鸡飞狗跳,所有人都在收拾自家物什,准备跟随官方北撤。

而偷鸡摸狗的地痞混混,则趁机浑水摸鱼,搞得城内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郭典去了一趟城内,也见到了焦头烂额的孙瑾,郭典将赵云的提议告诉了孙瑾,但孙瑾没有采纳,因为他早已经把二十万黄巾军杀来的消息公诸于各县,现在弄的整个常山国人心惶惶,大家都在准备北逃,如今为时已晚,他只能选择北撤了。

同时,孙瑾向郭典拜托了一件事情。

郭典回到城外大营后,就将孙瑾拜托的事情,说与赵云、吴匡二人。

“孙瑾这老儿想得倒美,这不明摆着让我们去送死嘛!”

吴匡听后,又是大骂。原来孙瑾拜托郭典的事情,是让郭典帮他去东面的栾城、平棘二县协助百姓北撤。

平棘、栾城二县在元氏以东,正是张宝二十万黄巾军西进的必经之路,吴匡觉得这时候孙瑾让他们东去,摆明了就是让他们去送死,给孙瑾北逃争取时间,吴匡如何不怒?

赵云瞄了吴匡一眼,暗道:男人也有更年期吗?这家伙最近浑身都是刺儿,逮谁咬谁。

不过孙瑾这老官儿,做事也不地道,这时候让我们这一千八百俘虏兵东进,确实是去送死。

一千八对二十万,脚趾头也能想到结局。

“我已经答应了!”

郭典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吾等身受朝廷重任,自当以守境安民为己任;岂可贪生怕死,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吾等寄居常山,孙国相从无苛待,助吾成军,此乃大仁、大义,今常山遭难;吾等自当竭尽全力助之。”

说到这里,郭典看向赵云喝道:“赵云听令!”

见郭典已打定主意,况且赵云也非贪生怕死之辈!闻言,赵云神情肃穆,当即拱手应道:“末将在!”

“汝即刻率领本部前往平棘,助平棘令组织百姓北撤。”郭典将一块铜制兵符递给赵云。

接过兵符,赵云躬身退出大帐。

至于郭典怎么安排吴匡,赵云倒不想知道。

赵云龙行虎步,没一会儿就到了校场上,赵云连忙让手下军侯周仓清点粮草军备,另一名军侯裴元绍召集人马,下令一个时辰后出发。

而目的地平棘,则在元氏以东六十余里。

一个时辰后,巨鹿军营门大开。

顶盔披甲的赵云,领着八百兵卒奔出营门,一杆赵字司马旗向东迎风招展。

............

平棘县。

此时的平棘城倒是很清静,没有元氏城的混乱;平棘令沮授动用全县兵力,正在四处收拢境内百姓。

然而,不管何时古老的华夏民族都有乡土难离的情节;如今,大批黄巾贼眼看就要杀来了,但很多老百姓还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的土地。

沮授是一名爱民如子的好官,他不忍看到治下百姓罹难,于是苦口婆心挨家挨户去劝说。

“启禀县君,黄巾贼五万先锋已过千秋亭,正向平棘杀来!”平棘令沮授此时正在治下一处亭落劝说民众跟随北撤;一骑快马飞奔至停落,骑士在沮授面前滚落马鞍,躬身禀报。

“千秋亭!”

沮授神情凝重,千秋亭距平棘不过三十里,若是正规军先锋不到半日便至,但以黄巾贼的速度,应该需要一天左右。

也就是说,他沮授只有一天的时间了。

“乡亲们!黄巾贼即将杀来,吾沮公与求你们了!快走吧!”时间越来越急迫,百姓们又不愿走,沮授无可奈何,嘭的一声对四下百姓跪下,语气呜咽道:“再不走,就走不了啊!”

沮授少时便立下大志,曾言:若为官,必要守护一方,造福一方。

而今,沮授已过而立之年,但他依旧没有忘记曾经的誓言,眼下黄巾贼即将杀来,他感觉自己愧对了当初的誓言。

周围百姓看到堂堂县君,居然因他们不走而下跪,这可是亘古未有;原本执拗的他们,心终软了下来,只见他们纷纷跪地泣声齐齐道:“县君折煞我等!我等听县君的马上就走!”

沮授见了非常感动,将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扶起,握着老人的手,自责道:“老丈!是授害得您老人家要奔波了!”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