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评论文章(1 / 2)

陈世聪曾经在一次全国文学期刊会议上,结识了《小说月报》的编辑张雪山。

两人平时虽然分处燕京和津海两地,可毕竟两座城市离得不远,他们的职业性质使然,来往的机会并不少。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交往下来,倒也成了聊得来的朋友。

心里好奇《少年派》这篇文章的事情,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张雪山。

很快拨了《小说月报》编辑部的电话号码,等了一阵,没想到居然占线打不通。

陈世聪无奈下只能等一会儿再打,可还是打不通,就这么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才总算是把电话打通了。

等到终于和张雪山通上话,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以后的事情。

“你们那儿的电话也太难打了,想和你说话可真是费了我好大的劲儿。”

陈世聪一来就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你有事?”

张雪山的语气中带着点挪揄。

这年头电话费不便宜,尤其长途电话,陈世聪迅速把来意说明,才又问:“你们这一期的刊头文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张雪山闻言嘿嘿一笑:“就知道你要问的是这个。”

陈世聪怔了一怔:“怎么个意思?”

张雪山笑道:“从昨天我们最新一期《小说月报》刊发开始,我们这儿的电话就没断过,都是来问这事儿的。”

“那你快和我说说……”

陈世聪故意压低了一点声音,问道:“这个陈家林该不会是哪个成名作家的化名吧?”

这是他唯一能猜到的解释。

那么重要的刊头文章,居然给了这么一个新作家,而且这文章似乎也写的不怎么样,根本不像《小说月报》一贯的做法。

“别猜了,不是你想的那样。”

张雪山打了个哈哈,又说:“我们主编交代过了,这事都不能往外说,对外只能统一回答,你们要是想知道原因啊,那就等下一期看完了整篇《少年派》,再来说话。”

“这是什么意思?”

陈世聪完全琢磨不透张雪山的话是什么意思。

可张雪山却什么也不再说了,笑而不语。

挂断电话。

陈世聪越想越迷糊。

感觉这通电话不打还好,打了以后反倒更疑惑了。

……

不过三两天的功夫。

国内文学期刊的编辑圈子里就流传出一个说法:

《少年派》作为刊头文章,是因为作者“陈家林”很有来头,就连《小说月报》的主编郑法青都不得不给他特殊待遇。

这一下,圈子里原本并没有太过关注的《少年派》的编辑,都忍不住特地找来《少年派》看了一遍,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篇小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