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这符合辩证法(1 / 2)

班师回营以后,辽东都司要我兼任海州卫指挥佥事,但中千户所千户依旧没变,我升从四品。我得知这些军户中有善于冶铁的工匠,海州卫地下有铁矿,应该是挺浅的样子,于是我在卫指挥使的同意下,带着一帮人在弓长岭附近,挖出来不少铁矿石,不过经过试验性的冶炼,效果并不好,这些铁矿石品质比较差,此时的冶炼技术还不能很好的处理。不过这里还是源源不断地打出来不少农具。

一切似乎在平常的轨道上发展着,直到我被召集到卫指挥使司,他们要我进京述职。

于是我即刻带着媳妇孩子启程南下,先回家安顿好她们母子三人,然后我再自己南下。

当我们回到家,就看到我爹住在我们的白房子里,让我们很惊讶,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原来是我后娘将他轰了出去,是在族长的主持下,我爹写了休书。

据说房契地契什么的本是后娘扣着的,在族长的主持公道下,不情愿交出来,后来她本想偷偷霸占家产,给县太爷送礼,县太爷得知这土地属于一个从四品的千户,我后娘又被打了顿板子,回到村里,被族长和各位长辈给驱逐出去。

我说:“分了好,爹就踏踏实实地住着。”

“可丢人呐……”爹说。

“名声是别人说的,日子是自己过的,况且你又是受害者,听我的吧爹,在这儿块好好住着。”

我这个房子,被我爹打理得井井有条,真正有个家的样子。

我去拜见了族长,拿了丰厚的礼物,又进门给他磕了个头,族长连忙掺起我,说这礼太大他受不起。

“您帮了我们家那么多忙,我们感谢您还来不及。”

“主要那个贱货我们也是看不惯她很久了,好好照顾你爹吧,养你那么多年。”

“多谢族长。”

各家的长辈,还有熟识的街坊,该串门也见了见。

第二天我登门拜访了县太爷,感谢了他的栽培,又登门到赵员外家,然后就看到后娘和他儿子在那儿。我是真的不明白这俩人是怎么碰在一起的,果然是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一个孩子的母亲竟然给人家做小。

也是一通寒暄,感谢,赠礼,但是我看见她,我想了想,说到:

“婶子气色更好了。”

她的脸上写满了讶异和尴尬,我对她做的一切都不提,面对她大大方方从容不迫,给她整不会了。

我就又回了家,将这一切都讲给我媳妇听,我媳妇乐了,当我爹听到时,我能明显感觉到他的愠怒。

我不吱声,听着他对我生各种各样的气。果然是封建时代的农村人,考虑事情永远“脸面”第一位,从不想想实际上自己究竟有什么得失。不仅仅是他,可能这个时代所有人都这样。

我启程走了,奔清河沿运河南下,这回我直接乘快船一个月左右抵达南京。先奔兵部述职,兵部的人只说三日后到吏部。

张培听说我来了,找到我,要我到他那里住,我答应了,现在他入翰林了。

看他在京城的住所,虽然不大,但却有刘禹锡的陋室风范。我给他收拾了很久,还亲自下厨做了一顿饭,他没说好吃,没说不愿意吃,只是全吃了。

“你都翰林庶吉士了,未来有机会做宰相位列六部的人,怎么日子过成这样?”我问他

“俸禄低呗,皇帝不许官员有任何贪腐行径,所以只能自己省了。你呢,听说如今从四品了?厉害啊!”

“那我差点丧命怎么不说呢,一下子扎人家蒙古人的大营边上了,吓死了……咱是文臣,哪会什么功夫?”

“那也行了,一年多从正七品升到从四品。”

“但是那地方确实艰苦,去的时候连个像样的住的地方都没有,不过走军职确实升得快。”

“那为什么还召你回来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