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风调雨顺(1 / 2)

不用祝舞的时节,祝跟着暮常常上山,渐渐将水文图画完了。祝就开始思考水窖的建造,他以为最好的地方是后山的一处山洞,暮却说冬日枯水之时,洞穴泥沙极软蓄不住水,最好还是在山阴处,还要有河流交汇。祝点点头,两人又去河流交叉处寻找,河流上游多石块,祝看着石块说道:“我原以为用石块砌筑四壁就能好一点,但这里到了冬天依然是枯水,这该如何是好?”

暮沉思片刻,道:“用松木和石块铺垫也许会好一点,再在其中塞入草灰。”

祝一拍手说好,两人风风火火就开始弄,足足砌筑了两月。

冬日里蓄水很是不错,水窖的水比夏日里少了些却比别处多得多,但也许不够应对干旱的年月,还需要找其他的地方开始蓄水。并且放水时有时还会没入泥土,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祝仔细想想,看着一旁的粗竹忽然有了点子,他提议打通粗竹,作为传水的管道。

他们找到了长老们商讨,族中不少长老同意了,又是冬季,村中人大多闲着,一听这件事纷纷出动,半月不到便连接好了各处。

“只是这水窖小了些,怎么看也只够两三户人家用。”一位有着长长的白胡子的老人说道。

祝笑道:“原本只是想试试的,看来可行,那就抓紧时间再修一些,也好储存明年的雨水。”

村民闻言,兴致冲冲地讨论哪里适合修筑蓄水池,有了点子便来找祝。祝被围在中间,一时半会应对不了,还是暮冲破人群把他带走了。

“改日,改日再聊。”祝对身后的村民说。

那个冬天,祝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送上事物和花朵——哀牢一地,冬日并不严寒,常常是有花的——哀牢人对通神的巫祝速来敬仰有加,尤其这一位还让哀牢多年的旱涝灾害有了缓解的迹象,更是深受爱戴。

6神遗之地

哀牢有三本史书,一本是纸张装订的,由长老们记载过去;一本是山野四季的云,据说有人可以借助云的变化看到未来;一本据说是山洞里永不停息的水滴,下面是一块被滴出凹槽的石头,专给目亡之人听到未来。

哀牢的第一本史书记载,哀牢气象无常,年岁间旱涝交替,十一巫祝兴修水利,改善民生,但古民愚钝,三年涝灾,将十一巫祝迫害致死。后年大旱,靠残留的水利堪堪渡过,哀牢人为十一无助立了宗庙,尊为水师,后渐渐为哀牢主神位。

第二本史书没有人看懂,第三本史书没有人见过——也许他们见过,但并不知道那就是传说中的第三本书。

一年后,水窖修得看看能够覆盖哀牢所有人家。

明日便是祝舞之时,届时祝将身着红色的巫祝服饰在祭台之上起舞祈福。

祝趴在窗边看着斜阳落下,落下漫天云霞。明日恐有大雨,大块的云均是黑色,霞光以不可阻挡的红色包裹住黑云,但黑云仍不死心,红的底下透着黑。夕阳渐沉,红色慢慢消退,只剩下漫天的黑云,天边呈青色,渐渐被黑夜吞噬。

雨是夜半来的,祝被大雨惊醒,起床趴在窗边听雨落下。

“已经是第三次祝舞了,还是睡不好吗?”暮说道。他被细微的声响吵醒了,看到祝又难眠。前两次也是半夜紧张的睡不着,明明这次喂了助眠的药物,却还是会被雨声吵醒。

“明日里就没有雨了。”祝轻声道。

“那不正好,省得淋你一身。前两次的最后两天,日日是湿着身子回来的。”暮说道。

“嗯,不过今年雨水来得也太早了些。”

“冬日里就不愁用水了。”暮说着,关了窗户:“快些睡吧,别被淋湿了我又得照顾你。”

祝终于乖乖回去了。

两人听到第一声鸡鸣,便起来了。祝穿戴好祝舞的服饰,暮已经做好了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