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讨价还价(1 / 1)

驴车和牛车走了小半个时辰,刚到私塾门口便停了下来,村长交代李二郎道:“二郎,你爹我花钱让你读书,就是希望你将来升官发财,带咱们全家过好日子,可别在惹是生非。圣人那一套,能拿来考功名就行了,你可千万别当真。你记住没?”刘启铭默默点头心想:“还是村长人老成精,看得通透。”李二郎不情不愿地点头答应道:“知道了,爹。”

李二郎拿过村长给的钱袋子,正准备往私塾里走。后面传来一个中年人的声音:“既然不相信圣人之言,何必送孩子来读书。老夫可不愿教你们这些冥顽不灵之人。”李二郎转过头一看,来者是常夫子。跑过去哭诉道:“老师,长林时刻不敢忘您的教诲,只是没想到竟会四处碰壁。”李二郎简单地把最近经历讲完一遍。常夫子怒斥:“长林,你做的没错,现在的朝堂全是小人当道,乌烟瘴气,大宋江山才会到如今的地步。你如今还年幼,应当学会隐忍,将来金榜题名,高居庙堂才可以辅佐圣天子,扫除这些个奸佞小人。”李二郎兴奋地点点头道:“知道了,恩师。圣人之道都是对的,咱们现在只是人微言轻,实力不足而已。”常夫子呵呵笑道:“孺子可教也。”

常夫子转过头对村长说:“李村长,长林虽然是你儿子,但也是老夫的得意门生,还请你不要再谈那离经叛道之言,让长林这孩子误入歧途。”这年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李村长是万万不敢得罪常夫子,点头哈腰的给常夫子赔不是道:“夫子教训的是。”常夫子冷哼一声,就带着李二郎进了私塾大门,村长松了口气说:“全有啊,咱们快点去把这些皮货和野味卖了吧。大郎,咱们帮你张叔卖完猎物,再给刘小子办过户籍,咱们今晚就回村。”

张全有和李大郎一起答应了一声:“好的村长。”“好的,爹。”村长和李大郎分别骑上驴子和牛,大伙上车之后,一起又往售卖皮货和野味的市场方向行驶。路过一家医馆时,村长喊道:“车子停了下来,靠在路边。”李大郎这才想起要给自己媳妇请个大夫回去,两辆车一起靠边停放。医馆门口排着五六米长的队伍,村长直接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个号牌,上面写了一个壹字,带着李大郎一起进入了医馆,其余人不舍得花钱买黄牛号牌,则在医馆门口继续排队。

刘启铭抬头看了一眼医馆上面的匾额,上面书写着四个鎏金大字济民医馆,感觉还是那么的讽刺,感慨道:“看来从古至今都没变过,医院永远都是暴利行业。”张秀兰说道:“这么气派的大医馆,本来就不是给咱们这些穷人开的。”刘启铭看张秀兰心情落寞,安慰道:“秀兰,咱们以后一定会有钱的,我保证以后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张秀兰笑道:“刘公子,我相信你。”

过了一刻多钟,村长和李大郎出来了,村长对张全有说:“全有,我们已经交过定钱,酉时末再过来医馆,咱们快点把野物卖掉,到县衙给刘公子办入户。”刘启铭说道:“村长,稍等等。麻烦您去问一下医馆收不收熊胆,先师曾说过,熊胆是一味难得的药材?”村长答应道:“好,我这就进去。”过了一会儿,村长带着一个中年男人出来,介绍到:“这时济民医馆宋大夫,宋大夫是专门收购草药的。”宋大夫看到牛车上躺着的大熊,懒得多说废话,直接问到:“熊胆五两,卖不卖?”刘启铭说:“宋大夫难道以为乡下人,不懂熊胆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杀虫止血的功效,便来糊弄咱们?”

宋大夫怎么也没想到,对面这个短发和尚,竟然也是个精通药理的。他被戳破了心事,也不恼怒,随口说道:“最多六两。”刘启铭伸出一个巴掌道:“五十两。”宋大夫怒道:“五十两,你怎么不去抢,最多十两。”刘启铭漫不经心的摇摇头说:“五十两,不还价。”宋大夫咬咬牙说:“小兄弟,老夫知道你们山里人打猎辛苦,可咱们开药铺的也不容易不是,二十两,成就成,不成老夫这就回去。”刘启铭开始松口:“二十五两如何,我们为了抓这头熊,差点连命都要搭进去。”宋大夫不情不愿地说:“二十三两,多一文钱老夫都不会给。”

刘启铭也知道见好就收,说道:“成交,宋大夫不愧是医者仁心。张叔,把熊胆取出来,给宋大夫。”宋大夫赶紧喊了一声:“且慢,你们不通药理,我这就进去带上刀具,自己来取熊胆。”说完便匆匆往医馆里跑。张全有说:“贤侄,你让老汉越来越看不透了,真没想到你不仅精通药理,还这么会做买卖。”刘启铭笑道:“收东西哪有不往下压价的?我刚才不过就是诈了他一下。”张秀兰戳了刘启铭一下说:“看把你能的。”村长说道:“大郎,以后你可要跟刘小子多学着点,他就靠这张嘴,比村里人干上一年都强。”众人听罢,哈哈大笑起来。

正在大伙说笑之际,宋大夫带了一个钱袋子,一个木箱子。宋大夫打开钱袋子,拿出了四枚五两,三枚一两的银子,递给了刘启铭说:“你点一下,一共是二十三两。”刘启铭笑呵呵接过银子道:“宋大夫的人品我信得过,不必数了。”说罢,刘启铭就把钱交给了张秀兰。张秀兰从小到大,都没拿过这么多银子,有些发愣说:“还是给我爹拿着吧,钱太多了。”刘启铭说:“好吧。”转头把银子递给了张全有。

宋大夫提着木箱子走到牛车跟前,取出里面的刀具,用火烤了烤。动作麻利的取出里面的熊胆,随便敷衍了一句:“后会有期。”就直接回到了医馆。刘启铭心想:“这家伙人品不咋样,但是这刀工却没得说。”

卖过熊胆,村长又带着众人去了野外收购市场,这次还是刘启铭负责和收购者讨价还价,一开始对方只愿意出七十两,就想买下牛车上全部货物。经过刘启铭一阵东拉西扯的谈判,最后以一百两的价格成交了,对方给了张全有五枚二十两的银锭,就叫来几个伙计,把牛车上的野鸡,野兔,野鹿和大黑熊全部带走了。

忙完这一切,已经到了申正一刻。村长说:“咱们赶紧去县衙,还有半个时辰,衙门就要关门了。”卖完货物之后,车子的速度明显快了许多,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赶到了县衙门口。车子都听到县衙路对面的拐角,李大郎,张秀兰和苦妞留下来看车。村长带着张全有和刘启铭,去办理户籍。

县衙门口有两个石狮子,竖着一架落满灰尘的大鼓,大门上面悬挂着一个写着休宁县衙的匾额。大门左右两边,站着两名衙役。张全有给了村长一两银子,村长过去直接就拿钱开路。村长上前说道:“我是下山村的村长,我们是来办户籍的。”左边年长一些的衙役,打了一个呵欠道:“衙门快关门了,明天再来吧。”村长也没废话,直接和衙役握手说道:“老汉赶了一天的路,也不容易,家里还有许多事,不敢耽误。“衙役感觉到手里的银子,直接收进了袖口说:“咱们县衙就是给老百姓排忧解难的,您老稍等,我这就进去通报。”

等了五六分钟,那名衙役小跑着回来说:“你们跟我过来。”说罢,带着村长三人,绕到衙门的侧门,敲了敲门,门从里面打开了,四人从侧门进入了县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