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师父这画怎讲122(1 / 2)

李颜现在的爽点阈值特别高。

高到才刚刚看到冲上榜一,惊喜的情绪还没起来,就习惯了。

好不容易取得的成绩,刹那欢愉之后便是过眼烟云,为了追求下一个瞬间继续不停努力,永不知足。

天生卷王圣体啊这是。

到了上班时间,熬了个通宵的开元被同事们强行送进了休息室,他终于在对暴涨数据的恋恋不舍中睡了过去,做着新人编辑签出起源台柱神书的美梦,梦里他一直在对着主编说:“当初这本书没人看好,是我执意签下的,还动用了半年一次的编辑推荐!”

梦中领导称其为“灵犀一推”,从此开元一签上主编,成为起源编辑传说……

同事们看着秒入睡的开元嘴角挂着笑意,一致同意这是“看爽文看的”。

“今天上课吗?”林恒日常询问。

“周几来着……”李颜看了眼时间,“没有体育课,明天再上吧。”

学生跟上班族都是按星期几来记日子的,而没有休息日这一说的生意人,例如李颜爸妈,就是按几月几号来记日子的。

“体育老师倍感荣幸,只有他的课你天天去了老颜。”

“主要是为了零班的篮球荣耀。”

“心照了。”林恒点了一下穿鞋的李若飞。

李若飞也拍拍胸口,“为了冠军。”

网文的讨论度还在上升,数据也刚起步,想要达成一些里程碑式的成就,还需要一点时间。

看着隔一两分钟刷新一下就冒出来好几条的书评——这还不包括书评下边的回复数量,李颜嘴角就忍不住上扬。

讨论吧,如果这是一本推理,现在读者们发现的东西,还没揪出作者埋下伏笔的十分之一呢。

目前为止,还没多少人能真正猜到故事后续发展,这里排除李颜为了“跟读者不一样”强行猎奇的可能,纯粹是因为读者实在忽略了太多细节。

也好,这样后边几章更新的时候,他们才会感到震撼。

李颜并不是真的准备让读者解题,这是一本武侠。

所以这种“只是为了让大家感受推理乐趣”的写法,其实是投入产出比很不平衡的,只不过李某精力爆炸思维够快打字够猛,不在乎投入收益比例,只在乎品质而已。

这事算是尽了人事,到了听天命的时候,在下一个大高潮来临之前,每天抽点时间写写就行——对他来说,每天更个六千八千字大概是忙活两三天足够更一周的难度。

时间的自由实在是太过宝贵了。

“哟,小李来啦。”李颜提着面包刚转进画室走廊,就听到出来倒水的曹心硕跟他打招呼。

“硕哥,这么早。”

“月底交稿,接下来要全力以赴了。”曹心硕亲和力很强,说话也很温和。

这都过15号了……“前些日子好像没见到硕哥?”

“采风去了,漫画跟写还挺像,而且更重视场景复原。”曹心硕笑了笑,“所以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很有道理,李颜点点头,可惜他现在才初中,就算有钱支撑采风也有诸多不便。

或许找个机会跟曹心硕外出一趟?说不定作文、绘画这些技能还能涨点分。

“那就不打扰硕哥啦,改天再找你学习一下漫画。”

“好,随时欢迎。”说完曹心硕就进了自己的画室。

点到即止的交流是李颜非常喜欢的,跟那种害怕自己结束话题的人聊天真的很累。

本来李颜给今天定了个目标——把画画完,但很快否决了。

给文艺创作定下完成量的任务是一个坏习惯,这可不是做题,没感觉的时候干耗只会拖累品质,有感觉的时候往往废寝忘食,写多画多是常事。

有这么一回事,让一个画家把自己的画按阶段拍四张过程图,他们往往会选择线稿或者草稿作为第一张,上了底色的稿子为第二张,基本完成的为第三张,最后彻底完成的是第四张。

而大部分的非专业观众,会表示“最喜欢第三张”,并且强调觉得第三张到第四张之间看不出来有啥区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