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落荒而逃156(1 / 2)

江都的袁术军在休整了七八天之后,在徐州军和扬州军的密切监视下,竟然开始退兵了。

最先走的就是桥蕤部,残存的五六千人开始第一波撤退,同时离开的还有各部的伤员。徐州军还客气一点,只是出动骑兵观察。

扬州军那是彻底不装了,小船就跟在船队的屁股后面,甚至偶尔还敢靠近观察一下船队的吃水线,以及窥探船上的人员。

这要放在以往,袁术军哪里受得了这个气。

可第一批撤退的桥蕤部已经士气全无,死气沉沉的,也就随他去了。

得是不饶人的扬州军更来劲了,摇着小船,一路尾随,跟着桥蕤部就去了厉阳。

从这之后,袁术军开始不断撤兵,每次撤走几千人。

很快,江都这边就只剩下了三四千人。

这个数字是徐州军和扬州军分析和推测出来的数字,又加以情报辅佐,大致上不会有什么差错。

而且江都城就那么小,也藏不了什么兵马。

就算多出来一两千人,又能有什么用?

三万人都打不过人家徐州军一万人,难道指望着一两千人反杀徐州军,这不纯纯奢谈吗?

在看见袁术真的撤兵之后,长江沿岸重回和平,重心也从江都、丹徒一线转回了厉阳、牛渚一线。

刘繇在众多谋士的建议下,也开始将前线抽调的精锐遣回牛渚防线,以防止袁术偷袭牛渚。

果然正如同刘繇等人预料的那样,厉阳的袁术军果然没有老实多久,偷偷的发动了一波大型攻势,出动了整整两万人,偷袭牛渚。

好在牛渚防线依旧坚固,樊能、张英诸将也未有麻痹大意,成功的打退了袁术军的偷袭。

刘繇庆幸不已,同时开始抽调丹徒的兵力增援牛渚,毕竟对岸的援军很可能有两万五千到三万五千人之多,牛渚才区区一万人,兵力差距之大,让人实在难以安心。

援兵到达之后,牛渚防线也稳定了下来,对岸的袁术军眼见牛渚防线固若金汤,无机可乘,也就重新消停了起来。

乍一看,仿佛整个江东都重归平静,各方势力转而要休养生息了。

徐州军内部,也因为江都的问题而开过一次会议。

要不要利用暗道的事情,夺回江都。

老实说哪怕是刘封在这个问题上,也依旧有些摇摆不定。

目前来看,袁术军是有放弃广陵的意思了,否则不可能只留下几千人,大军直接回家了。

这几千人守个江都,只能是谨守有余,进取不足。

既然不能进取,那保留这么个江都小城,又有什么意义?

江都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立足点,在广陵打开一个缺口,进而图谋广陵城市,乃至于广陵郡,退则稳住堂邑诸县。

现在袁术军一退,堂邑等县纷纷给徐州军送来贺表,俨然一副忠臣孝子的模样。

广陵城下一战,徐州军以少敌多,背靠城池主动出击,一战击溃袁术军一部的战绩此时已经充分发酵。

袁术军主力撤军的消息无疑更是证明了前一个消息的真实性。

这样一来,除了江都以外,堂邑、舆县、海陵三县可就彻底慌了。

前面骑墙有多爽,这一刻心里就有多慌,更别说他们前面在骑墙中更偏向袁术军一些了。

堂邑三县赶忙派出使节,来广陵县城探探徐州军口风。

刘封直接表示不计前嫌,虽然这些县城当初观望骑墙,没有直接站边徐州军,但刘封表示这也是能理解的。

只要今后服从州府,老实纳粮,徐州军可以既往不咎。

于是,这几个县搜刮县仓,凑了十一万钱,六百石粮,还有几十口猪羊给广陵城送了过来,让刘封全部犒赏给了徐州军。

对于江都,众人都想要收复,一来可以统一州境,二来也能形成完整的防御纵深。

否则,广陵出城二十里,就是敌人家的地盘,这怎么看都不安全。

可真要动手,大家又有些不甘心。

袁术大军都撤走了,现在去动江都,攻城既麻烦又危险,更重要的是,还容易把袁术军又给吸引回来,这不是给扬州军做挡箭牌了吗。

更重要的是,袁术军只留下了三两千人,怎么看都不像是死守江都的样子。

说不定再过段时间,对方甚至会主动放弃了江都。

毕竟对于袁术一方来说,江都也是孤悬于外,陷入重围之中的孤城。

若是军力占优,那自然是开疆拓土的桥头堡,可现在被徐州军花式吊打,那可就摇身一变,成了自寻死路的绝地了。

商量到最后,还是觉得先稳一手,暂时不去碰江都了,反正有暗道在,且等等北边消息,也不知自己家老父打的咋样了。

况且袁术说不定还真就放弃江都了,那徐州军可不就赚到了吗?

就在各方都以为天下太平了之后的一天晚上,江都城城门突然打开,人衔枚,马裹蹄,从水门中推出来大量的芦苇筏子,上面站着战马的,绑在小船后跟着,上面站着士卒的,则自己划桨。

数千人马,悄无声息的从江都出发,横渡大江。

丑时时分,在对岸的丹徒城内,也有一伙豪侠聚拢在一起,要干一票大事。

这些人聚集在紧靠着丹徒北门的城门附近的民房内,各个身材健硕,神情凶狠,都是乡间的恶少年或游侠儿,此时被一个魁梧壮汉聚拢在此处。

此时天色远没有发亮,可这些豪侠却都已经起床,一个个神情兴奋,一边吃着昨天晚上就准备下来的冷饭,一边却又压低着声音小声讨论。而在他们的身边,则摆放着各自的武器,显然等天亮之后,要干的大事可不是什么正经事情。

随着天色渐渐明亮起来,丹徒城的城门缓缓打开。

里面的人要出城办事,外面的农人则要入城出售蔬菜瓜果。

这看起来像是平静如常的一天之始。

远处突然来了一支商队,引起了守城郡卒的注意。

不过这些郡卒倒不是有了什么警惕,而是眼睛发光,只觉得是今日有了好生发。

城门关卡并不像后世电视剧里那样,就直接设置在城门口,这一旦出了变故,城门哪里来得及有反应。

毕竟悬门这种东西,只有重镇才有设置,丹徒这小地方,虽然靠海,却连护城河都没有,自然不可能会有悬门了。

因此,城门关卡是设置在距离城门一百米处,所有人员要经过这里的检查,才能进城门。

商队靠近之后,老老实实的停下脚步,排起队来。

老郡卒看着深邃的车辙,眼睛里越发明亮起来。

就在商队快要接近关卡的时候,最前面的一辆马车突然失控,马匹猛的发狂起来,朝着关卡猛冲而过,直朝着城门而去。

车上马车夫一边拉着缰绳,一边大喊快让开。

商队一看,赶忙疾驰出两个骑士,一左一右,分别绕行,想要抄到马车前方帮助车夫一起控住疯马。

城门前的郡卒顿时一哄而散,让开到城门两边。

一个月就这么一口饱饭,谁敢不要命了去阻挡发疯了的车马。

却不想车子竟然在城门洞里停了下来,那两个骑手反手抄弓,竟然朝着城门边的郡卒们射击起来。

城门内的几个郡卒猝不及防之下,全部中箭倒地,毫无反抗之力。

城门两边的郡卒们则赶忙寻找掩体,一边大声示警。

“敌袭!是敌人!”

“快关城门!”

扬州军的其他郡卒们这才反应了过来,原来来的不是商队,是敌人。

一边大喊提醒战友,一边想要抱团逃回城内,关闭城门。

那两个骑士刚一发作,城内城外都同时发动。

远处扬起大量的尘土,显然是有敌人来援,商队的人马也纷纷抽出藏匿在车上的兵刃,杀散关卡的郡卒后,直扑城门。

城里本来涌出许多郡卒,想要增援城外,同时把城门洞内的那辆马车给抬走,好关闭城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