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三刘联盟149(1 / 2)

刘封离开的这几天,赵云和太史慈商量了一下,决定免征广陵县城地界的夏粮,让百姓尽量收割然后运走,否则被袁术军掠夺的话,徐州军无力救援他们。

刘封回来之后,也认可了这一条,反正围城在即,江都距离广陵如此之近,刘封发了疯才敢把军队派出去收割夏粮。

既然如此,那么索性豁免夏粮,也就并不算太过吃亏了。

徐州军这边整顿军队,加固城防,多设置鹿角围栏、陷阱马坑,同时开始砍伐城外的树林,开阔视野的同时,补充城内的燃料和巨石。

一切防御计划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徐州军的士气很高,同时,按照原定计划,太史慈部明日将会主动出城,一方面是侦查情报,一边也是在袁术军出城之后,迟滞对方的攻势。

江都到广陵的距离实在是太过近了,差不多就是二十里地。

中间虽然有几条小河,但大军完全可以涉水而过,根本构不成有利地形。

所谓守城必守野,那也必须要有可靠的野外据点、工事。比如山岗、大型河流、坚固的堡垒等等,这些广陵这边都没有。

所以最好的守野方式,就是依托城池进行反击作战。

所以除了太史慈部几百人出城寻找战机外,大部队依旧留在广陵城按部就班。

这一战,其实最有信心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封。

看看身边的赵四叔,太史老师,还有徐盛、潘璋、周泰,这些人可太有安全感了。

别的不说,要是历史上的孙大帝第二次来合肥的时候,但凡有这阵容,张辽哪怕再怎么讨厌李典,也肯定偶尔采纳一次对方的建议,固守不出了。

此时,大江的对岸,许劭也突然找到了刘繇。

刘繇和许劭一样,身为北方人,实在不习惯南方的天气,四十岁的人了,身体原本就在走下坡路,又遇上了地域气候,这让他很是难受。

不过他总比许劭好一些,许劭的年纪比他还要大,反应比他还要强烈。

许劭最近的咳嗽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刘繇已经劝说他去徐州看病了,却被许劭所拒绝。

“正礼,我思得一事,夜不能寐,只能立刻来找你了。”

此时天色已黑,许劭本已经去休息了,却又突然来找刘繇。

刘繇一边吩咐美婢上热茶,一边赶紧请许劭坐下。

整个刘繇的州府之中,也只有许劭一人可以称呼其为正礼,这不仅仅是因为两人的关系莫逆,是至交好友,同时还因为许子将呕心沥血的扶持着他刘繇的这个扬州牧。

若非许子将以自己的名望为刘繇拉拢本地豪强,刘繇一个青州人,凭朝廷的一份任命书,就能得到扬州人这么拥戴?

诚然,朝廷的任命确实是有用的,扬州此时算是比较顺从中央的地方了,但也不至于如此鼎力支持刘繇。

是许子将用自己的名望在为刘繇谋利。

许子将不惜品评了往日根本看不上的豪强,并且给出不错的评价,来换取他们出钱出粮出兵,自掏腰包,自备干粮的为刘繇打仗。

同时,许子将又去说服了许贡和王朗提供钱粮支持,其中艰难,刘繇都为之震惊。

王朗暂且不说,就只是许贡,足以凸显许劭能力之强。

许劭与许靖乃是堂兄弟,年轻时一起成名,而且都喜欢品评当时的名士,更出彩的是,他们的评判不但出彩,而且还很精准。

这样时间一久,人气越来越集中。

在许氏兄弟,尤其是许劭的引领下,月旦评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影响力极大,连当地的袁绍、曹操等显赫人物都受到了其评价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现象。

这根源还是因为东汉末年察举制的崩坏。

可许劭和许靖之间的关系不但不好,还非常差。

平心而论,许劭和许靖其实都算得上很有能力,也有德行的人,许劭也确实在全方位上碾压了许靖,除了寿命。

但在江东,许贡偏偏却是许靖的好友。

可最终,许劭却依旧成功的帮助刘繇得到了许贡的钱粮援助,这不得不让人钦佩他的能力。

“子将,有何事不能明天再说?”

刘繇皱着眉头看着许劭,关切道:“或者你派人来叫我也是一样,夜晚风大,你要是又受凉了,该如何是好。”

许劭谢过刘繇的关心,正色将话题回归正题:“正礼,我适才想着江北的情况,却突然发现一事,让我触目惊心。”

许劭这么一说,刘繇也顿时紧张了起来:“何事?”

许劭朝着北边一指:“看来正礼你也没发现,就在咱们正对面,可是有着袁术三万人马啊。”

刘繇先是迷惑不解,随后又朝着北方看了看,随即大惊失色。

他在的位置是曲阿,北边是丹徒,再北边可不就是广陵和江都了吗。

双方距离可太近了,除了长江,也就是几十里地。

袁刘广陵之战的信息,刘繇都能比刘备和袁术先知道,当然前提仅限于他能侦查到的部分。

现在广陵战场上有刘备的一万多人,孙策的一万多人,听说袁术那边还要增兵,这一大坨数万人的重兵集团,就悬在自己的脑门上。

一想到丹徒不过区区一千五百郡卒,曲阿也才两千五百人,刘繇就坐不住了啊。

“咳咳……”

许劭咳嗽了一阵后,用热茶压住,艰难的开口道:“正礼,广陵不论袁术、刘备两人,谁胜谁负,都是我扬州的敌人。袁术自不必说,他一旦占据广陵,我扬州就又会成为他的首要之敌。”

“可就是刘备获胜了,对方饮马长江,难道就真的没有南下江东的念头?”

刘繇深以为然,点头道:“确如正礼所言,只是刘备若是赢了,他在广陵的驻兵孤悬于外,与徐州连通不变,或许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我们是否可以拉拢刘备,共同对抗袁术?”

许劭咳嗽着点了点头:“可也,正礼可派使者北上郯城,先同刘备聊一聊,若是能与之结盟,我扬州倒是可安然无恙了。”

对于刘繇、许劭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刘备打赢广陵之战,然后在广陵驻扎个万把人,既能牵制袁术,又不至于对江东构成威胁。

能不能达成这个平衡,就得看刘繇和许劭的手腕了。

刘繇看着咳嗽的许劭,突然来了个想法:“子将,不如你替我去一次郯城,见见刘备,顺便也好治疗一下。”

刘繇越说越觉得有理,起身转了几圈,随后走到许劭的跟前:“就这么定了,这次你一定得听我的。”

许劭看着刘繇关切的神情,又想了想眼下的情况,犹豫道:“可现在的情况,你让我如何走的开?料想月内,袁术必定增兵江都,到时候他两三万人马驻扎在江都,明着是去攻打广陵,可实际上却随时可能掉过头来偷袭丹徒,这件事情,不可不防。”

“子将言之有理,我深以为然。”

刘繇郑重答道:“明日,我即请孙邵去见笮融,请滕耽去见薛礼,务必请他们二人各自调拨三到五千精锐给我,用以驻防丹徒。我再从牛渚前线,抽调四千精锐回来,还驻曲阿,随时增员丹徒。只要能守住丹徒,袁术军就是想偷袭我们,也上不得岸。”

许劭思考了片刻,点了点头,算是赞同刘繇的想法,只是还提醒了一句:“笮融绝不可信,正礼你千万要小心警惕此人,绝不可无备往见。”

“子将你且宽心,此事我已尽知。”

刘繇点了点头,眼中闪过杀意:“若非局势艰难,我早将此僚擒杀之了。”

“此忘恩负义,毫无信誉之人,与禽兽又有何异?”

刘繇愤愤道:“只待江东安定,我必杀此人。”

***********

无独有偶,刘繇在这里同心腹重臣商量的时候,远在荆州襄阳,刘表也一样在同心腹重臣叙话。

刘表此人乃是汉室宗亲,不过在这东汉末年,汉室宗亲的牌坊,甚至都不如三流士族的资源多。

刘虞、刘焉、刘表、刘繇、刘备这五个人,都是汉室宗亲,可能量却是天差地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