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广陵战起137(1 / 2)

几乎同时,刘晔也到达了高邮县。

高邮县县令温城,已在高邮近四年,若不是世道混乱,他早就该调任他职了。

温城在高邮也算清廉,该收的收,不该收的也不乱伸手,不折腾地方,士、民对他已经相当满意了。

在东汉末年,这样的县令,已经是地方的福气了。

温城自己其实并不开心,这些年他也攒了不少钱,可世道这么乱,他想运回并州老家也运不回去,总是堆积在身边,也不是个办法。

呆在这高邮,成天提心吊胆,先前笮融过境,他还出城去送了次粮食。

后来听说笮融直接把太守赵昱都给杀了,可把他给吓坏了。

想起那天出城送粮时,笮融那似笑非笑的神情,温城就脊背发凉。

当真是自己命大福大,逃了一命啊。

原先广陵郡还算太平,就算笮融过境,杀了太守赵昱,也只是短暂的乱了一阵,等到袁绥出来掌控大局,就又恢复了太平。

可今年随着天气变暖开始,情况就渐渐开始不对劲了,广陵郡内的气氛越来越凝重。

一会有说刘使君要南下了,一会又说后将军要北上了。

大家伙传的有鼻子有眼睛的,温城也觉得这大概率是真的了。

一想到广陵郡要变成战场,温城可就糟老了心了。

到时候别说身边这些财货了,自己老命能不能保住,也犹未可知啊。

温城又一次想要弃官而走,可又能往哪跑?

老家并州也不太平,而且一路上到处都在打仗,自己恐怕走不到半路,人都没了。

就在温城自哀自怨的时候,县主簿吴洋走了进来。

吴洋是本地士族,名望不小,因此温城征辟他为主簿,至今也已快四年了。

两人合作十分愉快,吴洋礼数周到、贴心,几乎包办了所有杂物,却又不至于让温城产生被架空的危机感,算是相当的有本事了。

“县尊,出大事了。”

吴洋脸上带着明显的惊慌,脚步匆匆的走到温城身边。

温城心头一跳,本能的问道:“徐州军打过来了?!”

看见吴洋摇了摇头,温城长松了口气,可还没等他这口气彻底松下来,吴洋的话又让他跳了起来。

“徐州军确实没来。”

吴洋咽了口口水:“可州府那边来了个使节,要见您。”

“什么?”

温城脸上的肥肉颤了颤,这时候派使节来,还能有什么事。

不就是要劝降吗?

温城颤颤巍巍的问起吴洋的意见:“广义,你如何看此事?”

吴洋吴广义摇了摇头:“城中不过县卒六十人,青壮也仅一两千,就算动员起来,如何能挡州军一击。”

温城有些犹犹豫豫道:“那广义你的意思是……降了?”

吴洋哪里肯背这种锅,当即摇头道:“洋乃是县尊下吏,自然以县尊为马首是瞻。”

他可是高邮县人,万一降了之后,徐州军烧杀掳掠,那他还怎么在本地待下去?

反正温城是个流官,迟早是要走的,这锅他不背谁背。

吴洋紧盯着温城,言之凿凿道:“县尊当早做决定,以洋观之,县中气氛很是紧张,若是有人到时候先开了城门,县尊可是要被刘使君问责的。”

这话一方面是在逼迫温城担负起责任来,另外一方面也是暗示了自己的态度。

吴洋本人还是倾向于投降的。

毕竟真打起来,死伤的都是父老乡亲,打烂的也是高邮地界。

高邮距离广陵颇远,本就比较独立,如何肯替广陵人当炮灰。

温城被吴洋逼到了死角,退伍可退,只能暂施缓兵之计道:“还是先请使节进来吧。”

于是吴洋出外,将刘晔请了进来。

刘晔刚一进堂中,就先声夺人。

“县尊是要抵抗州府,反叛朝廷吗?”

温城赶忙摇头:“尊使何出此言?”

刘晔冷笑着逼问道:“倘若不是反叛朝廷,我且问你,现如今刘使君官居何职?”

“自然是徐州牧。”

温城这点还是承认的,毕竟是前任州牧陶公所举,其实本地大部分人还是都认可刘备州牧身份的。

“既知刘使君为州牧,那你广陵如何不从州中之令?”

刘晔几乎走到了温城的跟前,居高临下的望着他:“我且问你,汝县去岁支赋税,可曾输送州府?”

“这……”

温城心头一凉,那肯定没有啊,去年曹操都打到郯城外了,我这输送钱粮,那不是输送给曹兖州的了。

可明着说没送也不行,于是温城眼珠子一转,直接甩锅给了袁绥。

“长史不曾有令,我等自然是先输送至广陵郡治,然后一并送往郯城。至于为何郯城没有收到,尊使得去询问袁长史了。”

温城越说越顺,说到后面索性开始表起了忠心:“本官对州府向来忠心耿耿,陶使君在时,本官还曾得州府考核第三。刘使君既继承陶公之志,本官定然全力支持。”

听到这话,刘晔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点点头,夸奖道:“县尊能如此想,实在是功莫大焉。”

刘晔心里却是暗赞刘备敏锐,竟能准确的察觉到广陵南北的差异。

南方如何还未可知,但广陵北方的诸县,确实要更亲近于州府。

毕竟和刘备比起来,袁绥更是名不正言不顺,谁又愿意拿自己的脑袋去帮袁绥抵抗数万虎贲?

到时候损失的是地方自己,得利的是广陵。

就算有县官想要抵抗,当地的士、民恐怕也不会让他如意的。

先前刘备是个弱势方伯,别说广陵、琅琊这些形同藩属的郡国了,就是刘备所在的东海国里,不一样有曹豹、许耽、曹宏、田冉、王煜这些不受刘备控制的力量?

那大家自然愿意听广陵的,毕竟可以少交不少税赋,又有广陵顶雷,这是何等好事。

可现在不一样了,刘使君已经展现过自己的武力了。

广陵北部这些个县令,没有谁认为自己能比骑都尉臧霸还能打,兵马更多。

这时候传檄而定,何等顺理成章。

温城倒是想中立,可高邮县的重要位置,如何允许你中立?

这也是太过愚蠢,竟然连这一点都看不清楚。

刘晔顺势提出了要求:“既如此,县尊赶紧向州府递送文书,请州府派兵来驻吧。”

“派兵来驻!?”

温城和吴洋同时叫喊了起来。

“自然是派兵来驻。”

刘晔一副你们大惊小怪的模样,指着温城和吴洋道:“你们二人好生奇怪,使君即将南下,讨平不臣,高邮县地处要隘,南北交接,不在此处驻,还能去哪?”

吴洋满是大汗,焦急的问道:“那高邮莫非会成战场?”

“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刘晔呵斥道:“高邮南下广陵,尚有数百余里,如何会是战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