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太史截胡130(1 / 2)

糜竺其实一直擅长骑射,只是没有机会表现。

刘备来之前,他是别驾从事,来了之后,他还是别驾从事,以后跟着刘备落跑,自己弟弟糜芳几乎无役不从,可他却被高高挂了起来。

虽然刘备一直都以上宾待之,可只有尊敬,没有亲近,对于一个臣子来说,是失去机会的重要信号。

不经常在领导面前露面,领导怎么会记得你,怎么会在有机会的时候想起你,怎么会出于信任把机会给到你呢?

刘封一直觉得,糜竺的个人能力是远胜于糜芳的,光是喜怒不形于色,胸有城府这一点,就同糜芳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了。

或许也是因为糜竺能力太强,又有城府,让自己老爹看不透,才会这么冷处理的吧?

毕竟糜家部曲还是很能打的,所以就交给糜芳来指挥,只是战绩明显不咋地。

反倒是糜芳投了东吴之后,也不知道是长进了,还是爆发了,又或者是环境适合了,居然在孙权那混的相当不错,还立下诸多战功。

糜芳在东吴几次征伐山越,都大获全胜,俘虏了不少山越人。

随后又跟随贺齐轻军奔袭蕲春,生擒蕲春太守,东吴叛将晋宗,还受到过孙权的嘉奖。

只可惜糜芳一失足,千古恨。

吕蒙偷袭江陵时,糜芳刚开始是想守城的,只是被虞翻利用傅士仁给说动了。

所以历史上有不少事情,真就是一念之差。

这也分外衬托出那些英雄人物的可贵。

糜竺射完之后,看见自己的成绩,往日敦厚文雅的面容上也忍不住闪过一丝得色。

要不是少主老师的位置实在金贵,糜竺未必肯下场。

他深悉进退之道,自己已经就任别驾,为州中官吏第一人,家里又是富甲州内,海东朐县几乎成了糜家的自留地。再加上那上万盐工,数千僮仆,数百精锐部曲,这些力量合在一起,换糜竺自己当州牧也会提防的。

若是刘封表现的差一些,不,是没有现在这么好,那糜竺还忍得住。

可刘封现在表现的如此出色,自己弟弟又刚刚告诉了他两家联姻的消息,糜竺决定是时候亮一手了。

以后他们糜家可就是姻亲,老刘家对姻亲一贯态度不同,虽然仔细算起来,姻亲家族的下场结局都不怎么地,但绝大部分还是咎由自取的。

不论吕家、霍家、梁家,都是自己先疯狂作死,然后才被反杀的。

因此,老刘家的名声还算好,大家也都爱给他当亲家,不论是娶老刘家的闺女,还是嫁姑娘给老刘家,大家都相当热衷。

尤其是皇后位,更是诸多军功勋贵们梦寐以求的好位置,不惜奉上海量嫁妆也想要竞争到手的宝贝。

不像后世某个打仗开挂,文武双全的千古一帝,想嫁个女儿都被人瞧不上,要求退货。

“好!兄长神射!”

糜芳从坐席上跳了起来,大声吆喝鼓掌,带起了一股热潮。

糜竺的射艺确实厉害,已有技惊四座之效,也难怪糜芳如此兴奋了。在他看来,自己兄长大大出了风头,自己这个弟弟怎么能不帮忙捧场?

糜竺看到这一幕,眉头微微一皱,悄悄转头去看刘备。

却看见刘备正一脸笑意的望着场中,双手鼓掌,仿佛没有半点芥蒂,这才松了口气。

关羽、张飞、赵云也都是会射箭的,但也仅仅只是会射,远不如糜竺如此精妙。

仔细想了想,也都绝了继续下场的念头。

就在众人都以为必定花落糜家的时候,先前一直冷眼旁观,未曾下场的山东大汉站了起来。

“明公,别驾射技出神入化,慈见猎心喜,也想一试。”

刘备定睛一看,此人正是太史慈。

刘备开怀大笑道:“子义何须请示于备,尽可自往之。”

太史慈恭敬一礼,领命转身,朝着堂外的近侍喊道:“可有擅长奔跑者?”

近侍中站出来一人:“小人擅奔跑。”

其他近侍也都点头,认可这人的话。

太史慈大喜,走到堂边,对他吩咐道:“你去一头,手持火把,举在身前,待我堂中喊时,朝前奔跑,越过正堂即可。”

说完之后,太史慈还确认了一下:“你可曾听明白了?”

那近侍连连点头:“听明白了。”

太史慈满意点头,吩咐道:“善!且去,做的好了,某必有重赏。”

那近侍一听有赏,顿时精神了许多,连连点头:“您尽请放心,小人决不辱命。”

太史慈转回堂中,取来强弓,略试了试手,比了比后,左手持弓,右手从箭囊中取出三支箭,插到地上木板中,又取出三支,夹在手中。

堂上众人俱是疑惑不解,但看见刘备没有说话,都只是安静的看着太史慈的动作。

只有刘封、糜竺、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看出了些许端倪,隐约猜到太史慈想要表演的射技。

眼看着太史慈准备妥当,堂中众人不由自主的屏息凝神,等待着关键一幕的到来。

“跑!”

太史慈口中突然大喝一声,如春雷炸耳,那近侍一听命令,立刻按照太史慈先前的要求,手持火把,全力奔跑,只几个呼吸就能越过堂前。

只见堂中的太史慈左手一扬,翻弓在前,右手三支箭连珠而出,全部命中那近侍手中的火把,强烈的冲击力震的近侍不由自主的走起了曲线。

这还没完,太史慈右手一个下捞,将刚刚插在地面上的三支箭矢拔出,再次鱼贯而出,又是全中火把。

从太史慈所站立的位置,到正堂外院门处,除了几十步的正堂外,还有几十步的院子,夹在一起后,足有百步之遥。

可太史慈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连续命中六箭,而且还是移动靶,难度比起糜竺来,又要高上一个层阶,堪称神乎其神。

刘备招手,将那近侍叫到近前,熄灭火把一看。

只见太史慈射出的连珠箭,竟整整齐齐的排列成行,就连彼此之间的间距都一模一样,堪称骇人听闻。

堂中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哪怕是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也都赞叹不已。

他们的水平越高,越能明白这一套动作的难度。

徐盛、潘璋、周泰、蒋钦面面相觑,原先还以为自己的箭术也很不俗了,现在一看,实在是差距巨大。

四人心中忍不住感叹,自己昔日真是井底之蛙,不识英雄。

来了徐州才知道天下之大,英雄辈出,别的不说,只说刘使君身边两位兄弟,

刘使君周围人才济济,竟然还能征辟我等,当真是求贤若渴,未来可期啊。

不知不觉中,徐盛等四人完成了一轮新的自我驯化,对刘备父子更为感恩戴德了。

而刚刚还在为糜竺摇旗呐喊的糜芳,脸色涨的通红,却又不得不承认太史慈的箭术的确还在自己兄长之上。

这青州儿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竟然有这么一手好箭法,竟然还从来未有听说过他的名字。

中原大地,当真是藏龙卧虎,豪杰辈出啊。

糜竺叹息一声,脸上遗憾之色一闪而过,重回淡然。

整理了一下衣服,糜竺走上前冲着太史慈拱手行礼道:“子义神射,吾不及也,竺甘拜下风。”

太史慈赶忙还礼:“别驾乃一文士,箭术已然超群脱俗,某也实在没有必胜的把握,只能尽力一试,得天之幸,才胜过别驾半筹,不敢当别驾之誉。”

太史慈对糜竺很是尊重,能够出任一州别驾的,就绝对不会是简单的人物。

他初来乍到,已经赢了一手,实在不必咄咄逼人,更何况糜竺都表现出和气的态度,太史慈心中感激不已。

糜竺和气一笑,没有多言,只是默默的退了开去。

刘备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等到糜竺让开之后,他才上前拉起太史慈的手,赞叹道:“子义当真神技。”

随后,刘备朝着刘封招了招手:“封儿,还不过来。”

刘封赶忙走了过去,朝着刘备和太史慈各自行礼。

堂中渐渐的安静了下来,刚才一幕,给在座众人的冲击有些过于大了,直到现在好多人都还在余韵之中。

刘备面带自豪的看着自家长子,笑吟吟道:“封儿,此乃为父给你找的骑射名师,你意下如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