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朱雄英居然这么‘仁德’?32(2 / 2)

朱雄英如何对待这些北元余孽,那些个曾经在北元朝堂做过事的官员,可都是等着双眼看着呢!

杨思义面色难看,缓缓开口道:“启禀殿下,每年拨款,不算房屋,仆役,光是银两花费,便是五万两白银。”

“至于增加拨款,五千两怕是不够。”

一成增拨银两,足可见这位户部尚书对于‘不甚在意’的事情到底有多么抠门。

五千两啊!

这够多少百姓安安稳稳过完一整年?

山西的灾民还在风寒之中哭嚎,在北方戍边的明军还未满甲,抠出钱来给这些只知道吃饭的北元余孽,他杨思义的心在滴血啊!

想到此处,杨思义忍不住抬眸,看向朱雄英。

这眼神之中,竟是满满的幽怨。

年纪虽大,但真的像小媳妇儿。

徐达微微咬牙,拳头攥紧。

若非是那个王保保,他将北元的残余军队彻底消灭,大明朝就不用养着这些废物了。

大胜,却未全歼北元的军伍有生力量,他徐达当真是恨自己不是杀神白起!

胡惟庸看着如此情况,眼珠子一转,轻轻咳嗽一声:

“殿下...”

声音虽小,此刻他心中想的却是多。

“五千两,便当花钱买名声了。”

这一句话,他胡惟庸便是想欺辱朱雄英年龄小,笃定了这位生在皇宫的太孙殿下不知道世事艰难。

五千两不多,

但这就是开个口子。

这个口子一开,这位皇太孙殿下在朝堂之上的口风就不可能硬了。

毕竟...你对前朝余孽‘春风和煦’,对本朝官员‘横眉冷对’,这算个什么事儿啊?

胡惟庸的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

然而,

对于胡惟庸的‘好心谏言’,朱雄英眉宇一挑,没好气得开口道:

“你怎么还站在这儿?”

此话一出,胡惟庸瞬间尴尬。

这一句话的意思,不就是...呈上来就可以了,你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事儿是你有资格讨论的?

堂堂大明中书省参知政事,怎么说也是从二品的官员,放谁眼里都是朝堂重臣,此刻在朱雄英的眼中,却只是个在门口小桌子批阅奏疏的‘低等官员’。

“是...臣有错。”

胡惟庸连忙退下,眼神之中的恨意满满。

主要是..他现在,确实不太够资格。

三位国公自然不用说,就连杨思义这个户部尚书,那也是正儿八经的正二品官员,他这个参知政事,差了这么半级啊!

杨思义深吸一口气,嘴唇略微啜嗫,却怎么也无法将‘殿下,允了吧’这句话说出口。

不是舍不得银两打水漂,纯粹是不忍心看着这位皇太孙殿下低头啊。

李善长面色不变,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仿佛提了谏言之后,此事便与他无关了一般。

朱雄英嘴角微微勾起,眼眸之中泛起杀意:

“我大明向来仁德。”

“既然他们说思念亲人,这五千两..”

“给了!”

最后两个字,如同玄冰寒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