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郎衣头”与“红妞”(1 / 2)

2004.4.25日阴转小雨

今天早上,我大约8点多起的床。丈夫还躺着,我洗了手就去淘米,烧饭。

炒了蒜泥“郎衣头”。吃早餐时大口大口地吃着蒜泥“郎衣头”,很舍得吃!因为,还有许多许多,家里大约有十多斤,用滚开水焯好的“郎衣头”。

用冷水浸泡在特大号水桶里,不定期的更换着水。

其实,昨天我就炒了一大碗蒜泥“郎衣头”吃。可能是没经过浸泡太过新鲜了,口感方面,吃起来是相当的苦味??

昨天,是丈夫的休息日,我早上醒来看到窗外是个阴天。我就‘撒娇’,君,我们去野外采“郎衣头”好吗?君立即回答我说好啊!

我内心感谢丈夫的体谅,因为,他是最了解我的需要的。

丈夫去查看有一天,他野外采摘回来的,七叶一枝花。转到了阳台,他在阳台上大声告诉我:“外面下雨!”我无奈地应着:“知道了!”

那我们的计划是泡汤了。

君,就打开家中电脑,下起网络围棋来。丈夫有个极坏的习惯。每当下棋,就没完没了地抽烟!弄得我心烦。

我对烟味也过敏啊!!!

补充细节,丈夫,第一次将野菜“郎衣头”摘回家的情景。因为他一次也没单独采摘过“郎衣头”的缘故。那天,他满脸兴奋摘回家的是名副其实的“郎衣头”!!

可是,可是真正要摘的部位,是鲜嫩的长茎。而不是最上面卷曲的毛毛头。严格意义上来说,那最上部的卷曲“郎衣头”是要摘除弃吃的?

原因是,这部分吃起来会口感很苦味......

这样说来就可想而之了!每当我将他亲自采摘的“郎衣头”加蒜泥清炒好,丈夫吃时,他总是称赞:“真奇怪,这什么这么好吃!太好吃了!!”

“我以前为什么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呢?”我听后的心里感觉是,丈夫他真的像个孩子啊。

特别是,每当楼下有吆喝声传来,他总是鹦鹉学舌的高声学叫。搞得我这做妻子的,只好悄悄的求他:“别学了,让人听了不太好!”

可是,每次他都不听我劝说,而是更加兴奋地一声接着一声地学舌。

弄得我很没面子!我对丈夫说:“我要是你母亲的话,早敲你的头了,真是的!”他脸皮厚的很的,得意与调皮的嘻笑......

我也没得法子,苦笑不得,这就是我的丈夫君!

他不是喜欢吃“郎衣头”吗?我还是想往大自然。就三番五次地到阳台看天气,终于看到街上的行人,不用撑伞了。

我回到客厅告诉君,君说那我们出去吧。

他先下楼,叮嘱我将帽子,塑料袋准备好。我怕又下雨就带上两把雨伞。丈夫问我往哪里开?我说:“我随你。”

他笑了,那我们往童宅方向走怎样?我回答:“好啊!”

君就向拖拉机厂那个方向驰去。从群升防盗门厂路过一直开到郊区。

不料,丈夫告诉我车上汽油很少了,用完就不能开!我一听就让丈夫掉头往回开,先去加油!

君,的确是好丈夫,二话不说就马上调头将车往回开。路上,我们商量还是往武义方向去。

丈夫,建议去武义白革。我还是附和:“好啊。”加满油后,我们的车就朝桐琴,凤凰山那边开去。

旧路重游,那是我们曾经办厂,来来回回300多天的路啊......

还是想说,等心里建设好的时候,再来写当年办厂的过程。

桐琴已经更加繁闹了。因为,这里开发了,据说是什么最大的工业区,许多规模宏大的厂区拔地而起。

桐琴的老街拆了,建了一个很大,不知是什么主题的公园?我觉的是非常可惜的老街被拆!!!???

那条老街,很有古老民居特色的!什么打铁铺、小吃店、茶馆,林林总总的石板路。唉!一去不复返了。

君,开车很拽!把个单排小货车当成吉普车样的开。我笑问你这样像是开吉普车呢?丈夫自豪地说:“对呀!我是特喜欢吉普啊!!要是有钱?就买吉普。”

我:“嗯。”了一声。是啊,我会全力赞成的,等到有钱的那天!

由于,对这条路相对熟悉,我们共同回忆在那、那钓上老大的‘黄刺鱼’,又在哪钓上许多的小鱼儿......

虽然,那个办厂时期是我们心中的痛!可是,聊起这些还是开心的。车从凤凰山工业区大道进入。我说,我们不一定往山上开。

就在山脚下的水库边上找找?君表示同意。雨还在下,只是不是很大。

在水库边停下后,君就坚持只戴上一顶帽子,拿上一只塑料袋就去找“郎衣头”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