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扩军 2 隐蔽招募113(1 / 2)

一个月的新军训练成果,让王战对自己从彼世得来的训练方法、思想教育有了极大的信心,坚定了扩军的信心。

在队列和纪律方面,一个月的时间,所有新军都已经成型。就像彼世的军训,也不过十天半月,学生们的军姿、队列、纪律就已经很好。

这些新军虽有些粗笨,但是也更老实淳朴,尤其是面对皇帝,那和学生对教官的敬畏完全是天壤之别。加上教鞭和严酷的军法,再加上全家都能吃饱穿暖、娃儿再不用担心饿死的巨大幸福感,他们就如同一块块粗钢被迅速的锻打成精钢,一个月下来已经初具刀剑之形,只是暂时还没有成为见过血的开锋利刃罢了。

王战每天与他们一起训练,根据现在的训练成果、尤其是军纪方面的风貌,断定可以招兵扩军了。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王战还是有急迫感。

十几天前,六月第一次逢十和一的休沐日,姚广道、方正化等亲军再一次被派了出去。

在亲自训练的骨干已经稳固、训练已经进入有序的良性循环的情况下,这一次新军扩招,王战决定以相对更笨但更单纯、更能吃苦的流民为主。

但流民的构成王战也做了严格的规定,辽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各地口音的流民尽可能等量招收,愿意参军的北直隶当地人也招收,并且全部打乱编伍。

如此安排,是因为深知此时老乡、宗族的观念根深蒂固,而王战要避免任何军中团伙、山头的可能。

除了身体条件特别出色的可以破例,所有的新军还是必须有家口,父母妻儿皆无的还是不要。

不过此次招募却不是人山人海的集中招募,而是分头招募——王战让所有被派出去的新军都穿上便装,带着媳妇或还算壮年的父母,分散到城外关厢流民集中的一片片棚户,看着身体好、有家口的,问清了家世、听清了口音,当即亮出腰间铜牌,讲明待遇,愿意的就直接全家带走。

有些纤夫、力夫出身的新军则去往了通州。

看着眼前黄澄澄的铜牌,听新军的老婆或父母说家中女子老人也可以做工、赚取粮米银钱,转身看着父母面黄肌瘦甚至奄奄一息的样子,看着婆娘身上露肉的破衣裳,看着家中小娃塞在嘴里的手指头,再看看眼前红光满面的新军、新军老婆父母身上虽非绫罗绸缎却干净整齐的布衣,没有哪个汉子会拒绝。

行走当中,有人问起,老兵就说是去做工、筑路,然后一小队一小队的回到万岁山,当晚把万岁山和西苑北侧已经空出来的大库挤得密密噔噔。

第二天,所有新兵的家人一大早吃上一顿早已经忘记了滋味的饱饭,排成队列,都被大张旗鼓的领到了五十里外的西山工坊区。当时无论是行走在城里还是走出城外,都引来了大量的围观。

到了西山,暂时栖身在简陋的木板间,挤得密密麻麻。

在西山工坊吃第一顿晚饭之前又有工匠再次现身说法给,他们讲工匠的待遇,再次有军法官给他们宣讲保密条例和新军军法——昨晚上在万岁山他们就已经听了一次,被严厉警告要记住那些杀头的规矩,实在记不住就记住一条:把嘴闭紧。

长远来说,王战要让这些新军家属都成为军工产业的工人,成为大曌最坚固的基石,保密必须从现在做起。

这次招收的新军之中,除了这些逃荒的穷苦流民,还有一部分太监,最穷苦的太监。这些太监都是王战命方正化、褚宪章他们五个招进来的。

世人总觉得只要进了皇宫就是吃喝不尽甚至锦衣玉食,其实宫中绝大部分人并不富裕,相当一部分人更是过得十分艰苦,能吃饱、饿不死就是这些人与入宫之前最大的区别了。内宫二十四衙门中,底层的太监和许多冷门衙门的太监,都是如此。

王战当然要将这些最具向上渴望的家奴动员起来。

事实上也是如此,方正化他们精挑细选之下,轻轻松松就招到了两千太监,底层太监可谓人人踊跃。

如今方正化、褚宪章他们对中上层的太监还没什么吸引力,毕竟那些人来钱的道道太多了,隐形收入可比新军多得多,而人的本性又是面对既得利益时愿意安于现状,不愿意改变,除非是很有远见之人——但是对于底层的太监吸引力可是异常的大。

军饷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方正化他们的精气神、是他们身上那种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威势,是天子亲军的名号,那是这些每天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地的底层太监从未想到过的,也是一旦见到就再也无法忘记并渴望不已的。

面对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方正化等人的招募,这些底层太监没有任何抵抗力。没什么不能舍弃的,实际上,除了能吃饱饭、不饿死,他们本来也没什么东西值得考虑舍不舍弃。

这两千太监的招收,纵有某些人言谈之中泄露出去,也不会有人想到皇帝实际上扩充了两万多人,而是会觉得皇帝居然拿阉人当战兵,实在是荒唐——这些连子孙根都没有的货连男人都不算了,能打什么仗?

整个招兵任务做得虚实相间,加上这许多人大张旗鼓、浩浩荡荡的去往西山,再加上异常严密的保密工作,令得保密效果极好。

直至今日,整个京城除了孙承宗几人再没人知道新军又扩大了,不知道整个西苑里已经有了两万七千新军,只以为皇帝招了许多人去西山做工,准备靠工坊赚钱;新军还是之前那些新军,最多是又多了一些太监新兵。

王战将两万两千新兵分为两千队,仍然保持了十二人一队的编制。每队的小旗班长由老兵担任,这样训练起来会非常得力。

之所以只召了这些人,并非是召不到更多的人,而是王战只打算分出两千人做队长,留下三千老兵作为自己的近卫旅,也是以后面对新兵的模范旅、军法队。再多的话,王战担心老兵被稀释的过快,影响军纪,进而影响整只军队的未来。

王战很清醒,这些所谓老兵最老的也只是训练了不过四十天,虽算得纪律严明、战技娴熟了,但仍然不能算真正的锻造成型了,远远比不了彼世那只天下无敌的军队,所以决不能过快的扩充规模。

再次扩军,只有现在这种扩充速度和扩充方式王战才不担心反对田赋商税的人掺沙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