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坚城101(1 / 2)

刷、刷、刷......

金殿上只有一片寂静,臣子们都在看着皇帝在御案上运笔如非。

御案上铺着一张宣纸,王战拿着一支狼毫,不是在写,而是在纸上画着。

若是凑近了看,能看出是一座城池,城墙上还有大炮。

只是这城的城墙比寻常城池多了许多突出的马面,在墙面上均匀分布。精通筑城之人一看之下就会发现,这马面与传统马面有所不同,最外面是尖角,不像一般马面是平的。

若是照此筑成真的城池,俯视之下,直线城墙外面贴了一个个能放下侧射火炮的方形,方形外面又贴了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上方完全是实心的厚实城墙,没有垛口,完全遮住了后面的侧射炮位。炮位上还有防抛射的遮箭棚。侧射炮口还画出了指向旁边五十步外马面尖角底部的虚线箭头。

城池百步之外画着三条壕沟。

王战制图功底深厚,一座四十五度角的城池轴测图很快绘制完成,清晰明了,随后王战又开始细细的写上文字说明。

写了一会之后,王战停下笔,拿起来看了看,将孙承宗和崔呈秀叫到御案前:“老师,崔爱卿,你们看看朕对宁锦城池的改造。”

“微臣遵旨。”孙承宗和崔成秀走上前来。

......

皇帝革故鼎新从自己革起,令所有的大臣都失去了说辞,无论心里有多么不愿意失去既得利益,无论将来怎样的阳奉阴违,还是只能跟着蔡懋德称颂皇帝“圣上此举,堪比尧舜”。

他们没了说辞,接下来自然是散朝。

刚才就要散朝的时候,作为最关心宁锦防线的孙承宗,终于还是没忍住,把心中的担心问了出来。毕竟,宁锦防线可是他这一生最大的成就,也可能是最后的成就,他已经六十五岁了,去日不知还有多少。

从大同,到辽东,从风华正茂到睿智却老朽,宁锦代表着他一生的智慧心血、代表着他对大曌无尽的忠诚。

方才皇帝关于坚城与强军的一席话已经让他心中滋味难言,也明白这个最爱听自己讲课的学生已经再非往日,但对于仅剩的宁远和锦州,他心里实在是放不下,所以还是问出了口。

本来打算等袁崇焕和孙元化到来之后再讲解宁锦部署的王战,完全能够理解孙承宗的心情,也愿意给这位老师详细的解释一下自己的安排。

异时空中,再过十一年,孙承宗率领全家百余口战死于北直隶高阳县城。生前身后,无论有多少人议论宁锦防线、辽西将门对大明财政造成的巨大负担,战略之事另作别论,孙承宗至死所为,绝对无愧于华夏道统、千秋大义,直如文天祥临终衣带绝命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所以,王战仔仔细细地画了这张图给孙承宗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