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惊雷 3 最痛的痛处89(1 / 2)

“看来,这苏茂相不是一个为反对而反对的人,而是一个真正讲道理的人。道理他无法反驳,就不再胡搅蛮缠的硬性反对。而且,可能早就考虑过田赋的问题,不错。”看到苏茂相的表现,王战心中做出了比较满意的评价。

其实苏茂相确实是个有干才的人,无论是在户部还是在地方,做事都是条理分明,常能切中要害;遇到突发事件亦能果断处置,且处置有方,有一定急才。今虽年逾六十,须发斑白,声音也略有些暗哑,此时所言却仍是有条有理。

说到田赋,他也没说皇帝的一斗比太祖明定的三升三合高出许多,只说贫瘠田地和苛待有力之家;说到徭役人力之时,也没说宫殿的修筑,只说农田水利所需与朝廷岁入的矛盾。不耽误提出问题,却不失委婉,没有一味的指责皇帝,更没有反对有田者皆纳赋。

“臣反对,当务之急不是议论田赋徭役多少,而是圣上强行改变祖制,恐伤天下读书人之心。”给事中吴甘来再次出班,面容激愤,话语中隐隐以天下读书人相胁。

苏茂相不再反对,却不耽误别人反对,其他大臣纷纷跟上,绝大多数是科道言官。

“是呀圣上,不可轻易更张祖制,伤了天下读书人之心呐。”团团脸、眯眯眼、两撇八字须的兵科右给事中薛国观也出班进谏,语气却是柔和许多。

薛国观向来看魏忠贤的眼色,但今天却直接出班了。他并不傻,他心中的小算盘打得很精:今日皇帝之议,所有人都会反对,无论文武、无论东林还是阉党。何况前面有了吴甘来,此时出班,正是掠取名声又不容易得罪皇帝、引皇帝注意的好时机。

“圣上,今日之事,著之青史,圣上当思后世悠悠之口,身后之名。”

“擅改祖制,苛待士绅,非是治国之道。”

“是呀。”

......

果然,在吴甘来、薛国观之后,诸御史、给事中纷纷出班反对,话语中隐含威胁,连“后世悠悠之口,身后之名”都出来了,隐藏的意思很明显:你若敢如此,我等君子便让你青史名臭,骂名千古。

“圣上,微臣还请圣上三思。更张祖制,废除优免,实乃涉及天下稳定之大事,仓促决定,实易致乱,不若多方商议之后再做决定。今日,还请圣上暂且收回成命。”兵部尚书李春烨也出班进谏,语意相对委婉,但根本之意还是反对发布田赋新政的圣旨,最后之语更是强硬坚定。

李春烨一张肉乎乎的长圆脸,脸上所有的部位都长得像他那个明显肉乎乎的蒜头鼻子,颧骨圆乎乎,下巴圆乎乎,连眼睛都是两个圆圆的大肿泡的样子,眼皮和眼袋都比较厚。就是这样一张没有丝毫棱角的脸,输出了比御史嘴炮更强硬坚定的话语,“请圣上收回成命。”

“圣上此举,恐致朝野不安、天下动荡。还请圣上收回成命。”礼科给事中彭汝楠的话继续强硬,继续让皇帝收回成命。

“还请圣上收回成命......”所有的给事中齐齐施礼。

“还请圣上收回成命......”所有的御史以及其他的大臣紧紧跟随。

整齐宏大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

看似是在对皇帝施礼,但整齐的施礼中传递出的是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曾经令嘉靖帝暴跳如雷,令万历帝也只能以长期不上朝、不补官来消极抵抗。

这些人,巨大震惊之后是巨大的愤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