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废城 1 初论76(1 / 2)

习惯观念的力量是强大的。

开疆拓土虽也被一些大臣攻讦为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但是身为万邦来朝的天朝上国,废城弃土却是大多数朝臣所难以想象的。当然,这只是在习惯上。

当形势十分不利、开拓无力,连守成都力不从心的情况下,也会有人觉得这城和土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成为了国家巨大的负担,不如一抛了之。

更有人纯粹是自己无能、胆怯,拿不出任何办法,干脆回屋关门,过一天算一天。当年的高第就是如此。

固守边疆,关门弃土,这两种观点和人群在一定的客观形势之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不过,大多数文臣不愿意由自己说出弃土,以免名声不好。而干脆抛开这两种选择,积极的向外出击,在科举文臣这里基本是不存在的,尤其是王朝进入中期以后。

“老师与诸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弃土不但使朝廷多年来数千万两的耗费化为流水,也确实有害于军心士气、有害于民心。朕也不想大曌的疆土在朕的手上越变越小、边关的百姓流离失所、被迫内迁。不过朕以为,有几个问题必须明确,必须说透,否则任何举动皆是盲动,徒耗民财民力,于国无益有害。”王战有条不紊的回应着孙承宗等人的意见。

“其一,大小凌河修筑完成,就能守住吗?更远的广宁诸城又能守得住吗?此次红歹为了立威大肆攻城,受损不小,若下次东奴带足粮草、围而不攻,把城里的人活活饿死怎么办?哪只援兵能在野外打败东奴解围?”

“其二,就算城保住了,能护住百姓、护住城外的庄稼吗?熟透的庄稼,让与东奴收割?”

“其三,若是护不住城外的百姓、庄稼,辽地所产便养不了辽地之兵,还是要关内输送巨量的辽饷。大曌还能这样持续几年?连年加派、水旱频仍,旱蝗并起、民不聊生!如今北方干旱,陕甘之地已经以人为食,落草为寇者在所多有。我大曌百姓如此之苦,朝廷还要加派,真要把他们都逼反吗?诸公就不怕到时候腹心糜烂,外患以外,又生内忧?”

王战将三个具体的问题摆在群臣面前,说罢,又将御案上的两封奏疏向前推了推:“因此类担忧,王之臣、阎鸣泰两大督臣也已上奏。”

听到两大督臣也有此类意思,群臣一时有些疑惑。他们都听得明白,皇帝不打算重建那些城池,但刚打了胜仗,两大督臣就提出类似担忧,实在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包括魏忠贤、黄立极等人。

看到他们的神情,王战大致能猜到,魏忠贤一党早就预定好了要瓜分战功,而一旦袁崇焕被贬斥或因有功不赏而辞官,最合理去执掌关外的就是王之臣或阎鸣泰这两个督臣。但这两个家伙太胆小了,不愿意在关外面对东金,所以急急上奏主张放弃锦州,急到没来得及与魏忠贤等人商量——反正这一次的军功也足够魏忠贤一党用了,现在确保他们自己不去关外面对东金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增加说服力,两大督臣还在奏疏中明确指出最初连袁崇焕都不敢派兵救锦州。

他们奏疏背后的意图与王战不同,但大部分内容确实可以为王战所用。

王战示意下,随堂太监沙哑的嗓音宣读起两封奏疏:

王之臣上奏,“臣闻关外各城堡,其垣墙垛口非不整峻,而大雨时行,多有塌损......我之肩背皆受敌之地也,乃第一吃紧全在粮饷接济......塔山低凹,逼近高山,非可守之地,其城垣亦且修筑未完......”

阎鸣泰上奏,“锦州遐僻奥区,原非扼要之地,当日议修已属失策......今若非圣上集兵之策,袁崇焕亦难救之......”

听完了在外的两位督臣的奏疏,群臣都有些愕然:这怎么刚打完胜仗就有弃土的意思?看这意思皇帝居然赞同。

王战确实不打算再修那么多城池,但出发点却与群臣想的不一样。这两封奏疏,也不过是恰好契合了自己的目的,所以王战将之推了出来。

事实上,这两封奏疏与史书之上大体相同,都主张放弃锦州诸城。理由也都是说城墙朽坏,说锦州补给需经过辽西走廊,而辽西走廊太窄,敌军很容易在杏山、松山截断补给与援军,将锦州变成孤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