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成军 1 青龙偃月,白虎啸天200(1 / 2)

“卢将军威武......”

“威武、威武、威武......”

天启七年,农历九月十八,京西五十里,山谷新校场中彩声如雷。

“劳圣上费心,为微臣挑选宝马、量身打造宝刀,微臣感激不尽。”如雷的喝彩声中,卢象昇驰马而回,翻身下马,将青龙大刀和毛色赤红的御赐宝马交给亲兵,紧走几步到皇帝面前,右手捶胸施礼,神情略显激动,双目中透出对皇帝发自内心的崇敬。

“欸——”王战轻轻挥手,微笑着说道,“卢将军,你们这些将军若是骑着朕的宝马、挥着朕的宝刀追亡逐北、所向披靡,那朕就可以每天琴、棋、书、画、诗、酒、花了,说来,还是朕占了便宜,辛苦的是你们。”

“能为圣上效力,能为大曌、为华夏征战,是微臣莫大的荣幸,微臣不辛苦。”卢象昇再次捶胸施礼。

刚刚,王战在赐兵成军仪式上为满桂、孙祖寿、尤世威、卢象昇、曹文诏等成绩优异且马上功夫精强、善于骑战的将领赐下御马监最好的战马和量身打造的兵刃。

卢象昇青龙刀、战马赤霞骢;孙祖寿白虎枪、战马流云;满桂镔铁太师水磨鞭、战马飞玄光;尤世威自己的大棒足够精良、无可替代,只赐下了战马四蹄雪;曹文诏则是略小一号的白虎枪,战马透骨龙。

除了主兵器,每人还赐下一口佩剑,而步军将领便只有佩剑和战马,没有长兵刃。

尤世禄虽然去了陕西协助徐光启,但是王战一样给他打制了四棱镔铁锏,今天也在全军面前进行了展示,只待其回京之后便赐下。

卢象昇作为前任知府、四品文臣,其他几人身为武将对他都多有谦让,让他先行试演皇帝赐下的兵刃。其实他们也是好奇卢象昇的武艺到底如何,毕竟卢象昇是现任知府,是让众武将羡慕不已的正经进士出身,偏又传说他力大无穷,每日里用一百二十斤的练功大刀练功,简直是武状元的勇力。

卢象昇在皇帝新军中学习训练了三个月,变得直截了当了许多,对同袍的推崇便也不过分谦让,刚刚便驰马试刀。一套骑战刀法舞下来,青龙大刀轮转如飞,一溜木桩靶子皆是一刀断头或一刀腰斩,卢象昇面不改色、气不长出,众人皆是赞叹不已。分配到卢象昇麾下的骑卒更是欢声雷动,惊喜于自己能跟随这样勇武的主将。

“卢将军使用此刀可还顺手?”王战问道。

“蒙圣上厚爱,此刀长短粗细合度、挥舞如意,十分顺手,圣上之——设计远胜积年老匠。”卢象昇对皇帝的一些新词汇还不是很习惯,有些激动的回话中略有停顿。

他倒不是虚言奉承皇帝,这几件兵器真就是王战设计并主持打造的。

这几件兵器图纸绘制之初,王战就十分注意重心的位置,亲手进行首尾配重的计算;打制时形制长短也征求了几人的意见;用的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钢材、老百姓俗称的雪花镔铁——西苑百炼钢;老匠打制的手艺也都是十分精良。故而卢象昇一试之下大为满意。

亲兵手中,卢象昇的青龙刀刀身从青铜铸造的龙口中吐出,刀身却没有像古书图谱中画的那样宽。这是王战亲自修改的刀样,让工匠把刀身打成三尺长,背厚三分,宽度却只有一掌宽;此一修改更使得刀头重心愈加靠近龙口,整刀的重心更靠后、更合理了一些,刀身更修长却不薄弱,抡动起来更为轻盈。

乌沉沉的刀面上,百炼钢特有的隐隐纹路似雪花、似云朵、似水波,刀刃弧线则流畅得犹如一弯拉长的弦月,整个刀身极其曼妙,透出冷兵器特有的美。

大刀刀柄的制作也极其复杂,费了许多功夫。

普通长刀长枪的柄杆,都要在前面二尺包上一层铁叶,防止被砍断,王战指挥匠人们制作的刀柄外壁却是一根薄钢管,厚度不过一毫,是像大炮外管壁那样一节一节锻打连接而成,从头至尾六尺长,刀柄内芯是槐木柄,外面分层包覆以桐油浸泡又烘干数次的极薄的山柘木薄片,再缠以山间老金丝藤劈出的藤丝,再以数层丝绸分层包覆而成,每道工序之间皆涂布以最上等的大漆,趁着最后一遍大漆没完全干透的时候,一点点拧转着挤进钢管中,钢管、丝绸、藤丝、山柘木薄片、槐木芯通过大漆凝成一体,整个刀柄不惧刀砍斧劈、轻便坚韧却并不较普通刀杆沉重太多。

大刀尾部的刀攥是青铜宝塔形状,可以适当的平衡刀头的重量,更利于大刀的挥舞。

这口青龙大刀全重十九曌斤零七两,从头至尾一丈长,修长流畅,绝无一般大刀头重脚轻的感觉,青铜所制的宝塔刀攥和龙口更透出一股符合将帅身份的古雅贵气,似卢象昇这样的人,见到这样的大刀,比财迷见到了金银珠宝更胜三分,如今自是喜不自胜。

“嗯,你满意就好。朕这几个月读后汉书的时候,常常想起民间绘本的三国演义,只叹没能与那些绝世英雄生在同时。今日观卢将军英姿,当可为朕之云长。”王战对卢象昇这一套骑战刀法看得也是十分满意,自然是不吝赞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