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学有国界174(1 / 2)

七月十六,雨过天青。

经过了昨天一整天的大朝会,休息了一晚的王战精力充沛,在一个千总团一千新军的护卫下来到了王恭厂新工坊区。

王战现在出行完全没有以前那种排场,或者说是完全改成了精锐军伍的方式,外出之时,一声令下,亲军迅速准备好车架,谁负责当日的值守谁就随同出行,完全没有以前那般繁琐。仪仗方面也只保留必要的大纛、少量的旗牌仪仗,因此行动起来异常的迅速、利落。

当然,王战乘坐的车驾也换成了宽敞的新式四轮大马车。马车的大小规格与军中普通四轮大马车一样,并无特殊变化,但外形装饰上添加了皇帝该有的风格,金龙图案自不必说,所有的铜件也都是包金的,而目力不可见的木质车体的内外板壁之间也夹着五毫米厚的百炼钢钢板,滑槽中前后滑动的厚重窗格板也是如此,强弓劲弩与火铳皆不能透。

在必要的安全护卫规章之下,皇帝车架周围的护卫当然也十分密集,前后百丈也有分散开的新军执红纛、持金瓜、吹铜角提前开道,阻止有人随意靠近,皇帝车驾前后还都有乘坐着荷枪实弹的战士的战车开路、断后,但是行进在路上也最多只占半边道路,绝不占据整条大路堵路前行。

皇帝的此种出行方式已经在民间传为奇谭,亦再次成为了皇帝贤明爱民的佐证。

此时,展现在王战眼前的王恭厂,一部分还处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部分先建好的地方则在进行农田、水利机械的试生产与实验,比如耧车、虹吸、鹤引等。不过如果细看的话就会发现,新建的工坊与以往的工坊完全不同,无论是房屋高度还是宽阔程度都是从未有过的,有点像是宫中的偏殿,布局也不是那种密集的手工作坊,相互之间都有很大的空地,大到可以举行校阅仪式。

当初这样建的时候所有的工匠都不明白为什么,该提的建议在规划设计之时自然也都提过了,现在的这种样子、这种布局,都是皇帝一手设计、最终拍板的。

在王战的规划下,去年王恭厂大爆炸被摧毁的区域被划分成了好几大块,现在的整个王恭厂工坊区不过是其中一块,被一道丈二高墙围在内部,如同唐朝的里坊。墙上每隔二十丈设一座碉楼,围墙内部被划分为居民区、工坊区和学院区,彼此以墙相区分,有门户相通,门户有人把守、按照保密规章检查。其他的几大地块的用途是建设华夏军事科学院、华夏陆军学院、校场、皇家女子小学等。

这片王恭厂工坊区名为工坊区,其实是被王战建成了学、研、产相结合的综合体,学院区其实就是王战的华夏科学院,占地面积最大,研究成果会迅速的通过试生产转化为实物产品。

王战在此时来到这里,是因为有了某些初步的成果。

派出去探矿的工匠们在半个月之前就回来了,北直隶矿产丰富,山东也不算很远,该找到的都找到了,运回来几十大车的矿料。这些工匠本身经验丰富,只是碍于时代科技水平的局限,有些东西不知道罢了,可是现在有了王战前瞻性的指点,虽然这指点也是极为浅显,只是点破了一层窗户纸,但终究是有了明确方向,工匠们除了跋山涉水、风吹日晒吃些辛苦,凭借一辈子的丰富经验,整件事情做下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基本是水到渠成。

王战倒是没想到这么顺利,自是大为高兴,立刻先给每人发下三十两赏银,吩咐他们立刻在西苑试制耐火砖,待耐火砖烧制成功之后就建设少量的高炉、窑炉等设施,试炼各种矿料。当然也还有其他的试验试制。

之所以在西苑试制而不是在王恭厂,是因为王恭厂并未完全建成,正在建设的部分工匠众多、人来人往。建成的部分虽有封闭管理,但王战觉得还是远不如西苑的保密性好,王战不希望任何一份格物科学成果被随意泄露,包括民用的。涉及到钢铁配方、炼制方法和铳炮等方面的大规模科研试制,更是要等到王恭厂军事科学院全部建成、彻底封闭管理之后,目前必须在西苑。

王战始终清醒的坚信一点:科学无国界是一句假话。在实现“世界大同”之前,科学必然是有国界的,科学家更是有祖国的。

后世各国激烈的竞争乃至于惨烈的战争已经无数次的证明了这一点——从没有哪个国家会把自己的尖端科技无偿公开,尤其是涉及到军事方面的,要不然为什么会有各种制裁与封锁、会有间谍、会有窃密、会有你死我活的反间谍秘密斗争?那些发动制裁与科技封锁的国家虽然没有华夏的孙子兵法,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都认识到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即使是民用科技他们也在收取高昂的专利费,而且其中有些科研成果,即使你愿意付费人家都不给你用,让你有钱都买不到,让你只能买他们的成品、决不能自己生产。所以,在整个地球人类的精神文明、道德品质真正进化到了高度和平、高度文明之前,在整个世界真正实现“世界大同,天下为公”之前,王战坚信,科学无国界就是一句假话。

王战以为,在各国还在竞争、不同的族群还在竞争、不同的宗教、文化道统还在竞争甚至竞争得你死我活的情况下,在宗教仇杀仍然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在战争还在不停爆发的情况下,在全人类每个人的思想觉悟都提高到“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的境界之前,任何奢谈全人类而无视本族群利益的行为都是自取灭亡,是要么坏、要么蠢的自取灭亡。

可以有远大理想去考虑全人类,但根基必须建立在保证本国的发展、本国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的基础上。

所以,王战任何时候都不忘严格的保密,王战不认为这是自私,王战认为这是为华夏亿万黎民、后代子孙负责——尖端科技、坚船利炮还是掌握在讲究“和而不同”、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华夏手里最好。

所以,如今已经建成了相当一部分的王恭厂工坊,虽然这片工坊并不是造铳炮的,生产的都是民用机械,但是王战仍然让来自西苑的管理者对工匠们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培训,技术资料、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保密措施、奖惩条例以及杀头的死罪,监丞和西苑的老匠头都给工匠们进行了极细致的讲解和严厉的警告,乃至于厂卫在坊内和坊外市井间的暗中监视也在皇帝的允许下告诉了工匠们——工匠们对于锦衣卫和东厂还是极为恐惧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