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架构 1 官府的长相151(1 / 2)

进了农历七月之后,天气终于明显的热了起来,短暂挣脱了小冰河期的笼罩,有了彼世京城酷热的感觉。不再像是六月的时候,昼夜温差还很明显,白天挺热,但夜间居然还有一丝凉意。以王战的体感,六月那时候白天差不多有二十六七度,比彼世的京城凉爽许多,现在则明显感觉在三十度以上,知了的嗡鸣声也此起彼伏地连成了片。

午膳之后,经过半个时辰的休息,王战临时召开的大朝会继续进行。

一上午,群臣劳力复劳心,用心力交瘁来形容也差相仿佛。好在皇帝体恤,大殿内四周摆放了装冰铜盆用以降温,午饭也早就给准备好,送至朝房,吃完之后还给了午睡时间。此时时辰已近未时,也就是乾清宫自鸣钟上的下午两点,虽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但群臣吃饱睡足,精神体力都恢复不少。

大殿内四周摆放的一个个铜盆里也装满了新加的碎冰,升起一丝提神的清凉。

经过一上午的金殿议事,孙承宗、张春、李邦华、刘宗周、徐光启、毕懋康、孙元化、袁可立等和原本残存的东林一系官员扬眉吐气之态越发的明显。

并非是王战这个皇帝对这些“人”表现出了什么倾向——毕竟李邦华他们还没有官职,皇帝也没有因为他们的到来就对阉党进行清除,皇帝还对东林诸魁首颇有指责,甚至是指责成了伪君子——而是对“事”明显的务实且精明,凡事皆考虑百姓民生与国家安危,与原来的肆意玩乐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而皇帝的肆意玩乐却是客氏和魏忠贤横行内廷和朝堂的关键。李邦华等人的扬眉吐气之感便来自于这种变化,他们感觉皇帝从魏忠贤引诱的玩乐转向了忠臣们所苦口婆心的勤政。虽则皇帝原来也极注意边关军务,但与现在还是不能比,现在完全是勤于政务。

以大曌自万历中期以来这几十年的朝堂态势,有人欢喜便必然有人愁。

魏忠贤一系此时面色或是越发的凝重,或是面无表情。虽然皇帝将顾宪成、李三才、冯从吾、高攀龙等人指责成了伪君子,但是李邦华、袁可立、刘宗周等人却是实实在在的站在了金殿上,看这样子皇帝是必定要在敲打之后予以任用的。

黄立极则愈发认识到皇帝可能的意图,也愈发庆幸自己的判断和今天的表现。

阮大铖仍然是不尴不尬的站着,看不出心里在想什么。

王战在御座上扫视了一番,将一切尽收眼底,稳稳地说道:“刘若愚,将朕写的东西发给众位爱卿。”

手握精兵、亲自执掌兵权的皇帝开始大刀阔斧。

刘若愚闻声将准备好的书册发给几位阁老、六部尚书等诸多臣僚,其余的自有小太监发放。书的封皮上是“道德、廉政与互相监督的都察架构”几个字。

“架构?”看到封皮上的字,诸多大臣小声念了出来。

“诸位爱卿且不忙看,散朝之后你们再回去细看,先听朕说。”王战说道,“人之身体,有双手双脚一个头,这便是人的整体样貌。朝廷也有朝廷的整体样貌,朕名之为架构,也就是朝廷的躯体按照什么样的规制、长成了什么样子。与律法制度相对应,架构或者也可称为体制。”

“六部、五府、三法司、都察院,还有朕这个皇帝,所有这些就是我大曌朝廷的躯体样貌,就是现在朝廷官府的架构。而国家诸般规矩和律法就相当于脑海中的主意念头,朕名之为制度。”

“人有了躯体手脚,才能将脑海中的主意念头付诸实施。同样,有了这朝廷官府架构,才能执行国家诸般律法制度,也就是架构执行制度,律法制度要靠架构身躯去执行。”

王战开宗明义,将二者的关系清晰的表述给臣子,引导着臣子们的认识。

他所说之架构,实际上就是彼世所称之体制。但他觉得架构比体制这个词汇更确切、更清晰,更能让百官乃至于普通老百姓理解清楚:朝廷官府究竟是如何架构起来的,究竟有几根柱子几根梁、几根檩条几块瓦,究竟是如何互相组合支撑、互相锁定制约,如何能让这房子被老百姓视作自家珍宝、自发维护,以至于能在风雨甚至地震中屹立不倒。

“一个人若是有两个头,纵使能活那也是残疾,便会运转不灵、互相牵扯;可若是只有一个头,却也只有一只手一条腿,那也是残疾,更为运转不灵,连自己照顾自己都做不到,脑子里有再好的主意也没法执行。比如这一支手上如果长了个毒瘤,自己脑子里有想剜掉的主意,却因为只有一只手,根本没法剜,只能任其长大,直至蔓延至脏腑,一命呜呼。所以,只能有一个头,但一定要有能够长途行走的两条腿,要有能够互相监督、互相剜除毒瘤的两只手,甚至更多只手,比如两只手死死地按住长了毒瘤的这只手,再有两只手剜除这个毒瘤,岂不是好?”

看着手握书册、凝神细听的群臣,王战灵活比喻,进一步的阐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