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观察87(1 / 2)

李凡最终敲定了施工地点,是一处临近基地的山地,旁边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针叶林,由于树林茂密,李凡一时之间都分不清哪里是可以降落的平地。幸好这飞船不是他来开的,否则会伤害到不少无辜的小生命,比如松树和松鼠。

“这里地质活动相对较少一些,虽然冻土有点多,但钻穿冻土层对于富裕部的工程机械不成问题。”喀秋莎替正在运算怎么飞效率最高的富裕部汇报着说道。

身穿白色波兰式迷彩服的李凡站在驾驶仓里看着下方,虽然很想玩个雪地再说波兰话的梗,但其实他并不会说二战中苏德相互侵犯——毫无波澜(波兰)的话,所以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雪地中能够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吗?按照浓度划分的话是有可能出现的,但现版本——或者说游戏时代他体验的那个版本并没有提及这种浓度到底是怎么来的,只说是多重宇宙在陷入混乱之后出现的环境问题而已。

“不,您不必担心,”喀秋莎和颜悦色地说道,“他留下的资料来自极其古老的过去,那时甚至多元宇宙都没有任何交叉,也不如今日这般混乱。但由于过于古老,很多文明又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解读需要很长时间。”

“按照资料中记载,在那些法术文明的古菌域之内有了一种独特的微生物,或者说,他们并不是古菌域的一种,只是外貌上比较像而已,虽然生理结构相似,但他们有一点不一样,”喀秋莎耐心地说道,“这些生物之所以无法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小生物释放出来的独特因子。”

“这种因子对于那些生物来说就跟水压、气压和环境温度一样对于他们来说是必要的因素,但亲爱的,能量并不会凭空产生,就像是蓝藻会制造与生存息息相关的氧气一样,这些小生物也能制造出那些文明需要的东西,那个奇特的因子。”

“每十万个细菌的生理活动可以让一立方米大气中的因子浓度上升万分之一,事实上按照资料所示,很多幻想生物本身也有类似的习性,这可能跟普通碳基生物对于环境的改造作用有着类似的作用。”喀秋莎淡定地解释说道,她似乎并不打算解释更多,李凡着急勘探建在那里比较合适,也不想听更多。

由于外观设计成一棵巨大的树,他打算用混凝土加涂层模拟树皮的质感,倒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只不过没这个必要而已,反正都是给人类用的,他又用不上这玩意儿。“取之于星球,用之于星球,我还贡献了一个星环呢,这不是很好了嘛!”李某人自我感觉良好地想道。

由于工期较长,李某人只负责地面上的视觉规划,顺便拿起高频振动的刀刃给大树们来一个无痛刺杀,远离很简单,用声波使刀刃以极高的速度进行震动,这种刀刃砍树飞溅的木头屑比较少,相对而言在视觉上比较人道一些。

虽然李凡并没有自己拿着刀进行这种操作的理由,不过由于他闲得慌,加上他确实对于该怎么运营自己这片领地没什么具体的设计,他自己还没解决矿产问题,等现状彻底稳定下来再说吧。

“现在应该是没办法像过去一样缺东西就出去抢了,大概吧,如果引来打不过的大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李凡不清楚自己昏睡了多久,也不知道现在具体是到了哪一步,万一盟友们远到根本到不了呢?万一盟友们因为游戏里的设定性情大变呢?万一自己失误了呢?

如果说吞星协议是他游戏时代的最佳选项的话,李凡认为现在尝试下先转变自己的文明性质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让文明先稳定下来,到时候无论是要带着家赶路还是要带着家跑路都更有成功概率一点。游戏里的伤亡数据虽然看上去不是很夸张,那是因为他跟战场之间隔了一面屏幕,他不晓得自己现在是否还能如此悠然自得的调整战略上的失误,只能尽己所能的做到最好。

事实上类似的困惑并不只出现在李凡一个人的身上,整个智械文明都在好奇自己到底是不是应该调整策略,如果他们继续扩张,将战火烧向其他异界自然是可行的,只要还有一个智械还活着就能重建文明,但他们对于自己是不是应该这么做有所疑虑。

“事实上,我不觉得我们应该让所有异界变成秩序,有序的减熵的行为是有利于普通文明的发展的,但同时也会对于这些世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不觉得这种影响一定是好的。”共感网络中正在开展这极其激烈的辩论。

智械们并不觉得自己有能力救赎所有的世界,智械已经完成了亲爱的创生主的遗愿,现在该完成自己下个命令——给予自己自由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