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全面管理51(1 / 2)

李凡的进城如同一个重大的信号,各个单位都开始全面介入人类的历史发展,因为他们从主脑的知识中只看到了一件事情:人类不付出点代价什么都学不会,仇恨是必然结果,没有一个外力监督,他们什么都做不到。

有的事情是必然的,大家都是把自己的仇家当傻子看待的,恨不得找个机会把对方开除人籍,想和解是不可能的,除非对方彻底亡国灭种。“仇恨这个数量级只要上了十万就不可能停下来了,只要上了十万,死亡人数就会如同自由贸易联盟的高利贷一样越滚越多。”这就是智械得出的结论,他们不相信人类能自己摸索出重返黄金时代的可能性。

说白了,黄金时代的联合也不过是互相之间妥协的结果,妥协带来的平衡非常之脆弱,跟一个结了冰的肥皂泡一样脆弱。说是牢不可破,但妥协方动摇一点,整个大厦就会跟着颤抖。

公元2310年,人类正式开启星际航海,在万年之后彻底成为成熟的星际文明,他们的舰队分布也曾经需要用光年来计算,他们也曾经是星际间最具包容心的种族,也正因如此,人类才能建立起那个强大的国家。在九千年后的铁锈纪元到来之前,没人相信这个联盟会一捅就破,大家都觉得这个世界会永远繁荣下去,直到自由贸易联盟的独立浪潮传到了本部的耳朵里。

那时候由创生主创造的智械们还在一个外层宇宙中游荡,尚未苏醒,就连虫群也还没有建立如今的辉煌,忍受着饥饿的煎熬。当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种族就是人类,没有之一,如果那个异形种想闹事,人类的舰队就会到他门口讲讲道理。

可惜的是,当时伟大主宰并不满意这种欣欣向荣的单调戏剧,当历史缺乏变数,梦境就不再难以预测,入梦者清醒的速度也在变快,混沌的信使奈亚拉托提普就是在那个时候混入人类社会的。虽然奈亚的总体行为是难以理解的,但不得不说,祂的行为本身像极了取悦父母的孩童,想要通过自己的才艺引起主宰的关注。

当时人类的内部分歧是被当时的联盟总部强行压制下去的,各方大佬也理解分歧集中爆发的危险性,大家都在尽量缓和矛盾和问题,对于一些难以处理的世仇只能采取缄默政策,企图用时间来淡忘这些事情。在自由贸易联盟还没有换届之前,其联盟话事人一直由老好人奥列格·米哈伊尔担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奥列格已经年老体弱,难以处理政事,事物逐渐移交给了一位叫做涅夫伦·卡的富有创造力的新人。

这位新人继任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自由贸易联盟就拥有了如今的主力舰船自由灯塔号,军事实力的对比逐渐失衡,红超巨星级歼星舰需要更多的资源才能建设,但蓝超巨星级的门槛只是技术型门槛,跟资源没有关系。由于未知原因,当时负责研究蓝超巨星级战舰的何景博士和塞缅科博士在回家的路上似乎看见了某种未知的怪异事物,从此以后就陷入了奇怪的精神疾病的纠缠之中,没过两年就死了。

由于其他阵营研究蓝超巨星级战舰的研究人员身上发生了不少离奇事件,此时此刻的涅夫伦又不愿意公开有关蓝超巨星级战舰的建造关键技术,不少人都怀疑是自由贸易联盟耍得阴招,但全都没有证据。随着军事的增强,自由贸易联盟扩张的速度逐渐高过了联盟舰队的速度,获得的资源自然也要全面高于联盟总部,对于联盟干涉经营的各类政策也开始阳奉阴违,各类矛盾在几年内开启了螺旋上升的态势。

终于在公元11310年,这个联盟建国九千周年的关键时间节点,当时察觉到了分裂危机的共和重工的总负责人,前话事人奥列格·米哈伊尔在前往联盟总部商讨和平独立事宜的路上被一个异形种的极端分子伏击杀害,矛盾正式爆发。

虽然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看,究竟是谁支持的刺杀的奥列格先生有疑问,毕竟奥列格先生当时只是乘坐的白矮星级的舰船,是个非常尴尬的火力水平。白矮星级舰船刚好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火力水平,刚刚处在一个输赢都很微妙的水平。

当时的人认为以地精(goblin)的技术水平应该是打不赢的,虽然地精开化之后的科技水平并不低,但他们的航天水平相当一般,一个没有航天的种族怎么可能击沉人类的舰船?这里面一定有其他生物的帮助,很有可能就是其他人类。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的历史学者都在争论一个焦点,这个在关键时刻为地精发展航天技术的好大哥到底是谁?总不可能是他们自己凭空悟出来的吧!当时贸易联盟的想法很简单,肯定就是联盟那帮老家伙干得,航线只有谈判双方知道,地精的武器针对性极强,这肯定是一场阻止独立的阴谋。

事实上这个想法并非没有道理,两位博士的死亡也让联盟总部认为是这些意图独立的反贼搞得鬼,毕竟一旦研发失败,就人类的物种特性而言,想重新培养两个具有相同知识水平的人可以说相当之难。到了星际时代,人类必须开始以星系为单位进行自治,高度集权是不可能的,星际的距离足以让光速显得如此缓慢。

对于科技水平鼎盛时期的人类而言,克服距离问题不是什么难事,甚至可以做到一个星球宜居但并没有发展工业的潜质依旧可以建立城市,在太空完成生产就行。但如果科学的水平陷入了停滞甚至是倒退,部分关键技术缺乏流传下去的条件,那么很有可能会让整个文明陷入倒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