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打地基25(1 / 2)

啊,明媚的星光点缀着漆黑的夜空,停泊在拉格朗日点的主舰在太阳的照耀下竟显得有几分金碧辉煌。此时此刻,办公室内的李凡正在操控面板上规划着自己的建城路线,虽然智械并没有定居生活的习惯,但造房子是他经常干的事情,现在正好释放一下自己闲出屁来的精力。

“人在工作中干一些没什么卵用的事情,虽然没用,但可以让工作显得很好玩。”——沃刚硕德。

他不打算造个环形都市,因为单纯的摊大饼有些缺乏新鲜感,加上他穿越之前跟某个二次元mmoRPG有些孽缘,所以他决定先造个塔再说。由于普通的材料根本没有那么高的强度可以达到万米高度,所以他打算先找一个桶状太空电梯用来承受摇摆带来的力,然后再在外层根据风向决定泄力的方式。

由于游戏中最真实的物理引擎是重力,所以李凡之前的建筑都没怎么考虑太多,现在今时不同往日,为了避免浪费资源,他还是找来了富裕部的各位同僚来帮忙协助设计。由于人类这个物种贱命好养活,生活区和生产区全部在底部当地基。

说是招工人,但那点生产能力李凡实在是看不上,就好像你虽然可以抢一个小屁孩的玩具,但你自己家想要什么玩具都能在不到一秒之内搞定,你费那个劲干什么。如果这是游戏时代的李凡,他肯定直接起手物理救赎然后美滋滋地采矿,但现在他还真对这个公司究竟能发挥什么兴趣感到很好奇。

“说句实话我还没当过比值日组长更大的管理者呢,这要是砸手里了干脆就直接救赎得了,万一这里的土著会科技爆炸呢,没关系,我的安全比较重要。”李凡脑补了一下万一出现什么问题自己被迫营业出来解释的场面,顿时就有了炸球的原动力。

“只要解决承载历史遗留问题的人,问题肯定就不存在了。”李凡曾半开玩笑地说道,事实上游戏时代这么干确实没什么毛病。什么?你极恶文明赢了之后原住民抗议声音太大?为什么你赢了那里还有异族原住民呢?

游戏里面的种族并不是人类所说的民族,没有生殖隔离在这个游戏里不配称之为种族,保留原住民的战争是不可持续的,因为那只会产生冗官冗费,造成没有必要的浪费。你如果想以民主的方式接纳对方,你应该去展开外交和贸易,没有哪个物种会感谢侵略者的。

李凡游戏里选择的是一种唯结果论的正义,你别说什么过程死伤无数很痛苦,你就说结果好不好吧!

游戏世界里,一般情况只能容纳三四个有生殖隔离的智慧生物,屑魔女这种骨骼清奇的痴迷于外交胜利的玩家,最多也就最多二十一个左右,发挥最好的一次曾经达到过二十八个。管理成本是全方位无死角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差异几乎是没办法纯粹靠外交解决的,所以他的政策选择永远是:邦联制政体、信仰多元加宗教自由。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这个玩家很正常,不武斗他可以文斗啊,由于种族数量极多加上个人声望一直都是满配,每一次的外交舆论攻势都是由这位兄台发起的。外交舆论攻势的最主要目的是做到师出有名,保证对外战争声望不会掉太多,毕竟除了智械和混沌极乐这俩活爹,其他人多多少少还是需要声望的。

由于这哥们儿对于所有达成外交胜利的路线烂熟于心,他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联盟的外交官:他是联盟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虚假的辅助:规划战略放核弹,看谁不爽直接干。

真正的辅助:外交攻势、舆论攻势、宗教改革、以和平之名为盟友行军开道。

由于虫族、智械和深潜者的外交需求一个比一个低,他们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外交策略,只能依靠盟友来解决这个问题。

咳咳,扯远了,让我们继续说回建塔的事情。

首先要解决的是挖地基的事情,李凡首先否决了开着吞星者来挖地基的提议,是要挖开地底,不是要挖穿地底。李凡最终选择了中型采矿单位移山填海,不大,也就一千米长。虽然一千米长的巨物用来挖矿多少体现了一丝丝幽默,但比起需要用天文单位计量的吞星者而言还是小了一点。

期间虽然有不少人类一本的侦察兵探马前来侦查,但由于火力可以忽略不计,李凡压根儿没有理他们。挖掘出来的土方他也没有浪费,一部分给地质学模块和生物学模块研究,另一部分给矿物学模块研究,在玩了近两千米的地基之后,李凡觉得应该差不多了,可以开始施工了。

不必将单位调走,将AI回传之后直接就地拆解变成建材修筑地基,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将功臣当做了最重要的基石(物理)。李凡轻车熟路的进行着操作,对于这种深埋地下的设施他并没有多么精心雕琢,因为雕琢了也看不见啊!有意义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