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试题(五)34(1 / 2)

考监的三面是由土坯制成,如同后世的单人旱厕一样只够一人在其中施展手脚,前方为答题用的木案,稍后苏澈答题便要将答卷纸铺在木板上做题。

木板旁为考监的房门,除了前方之外的后方以及左右都是土墙垒砌,难以见到左右两边的光景。

考监之外有兵丁在把守,也进一步防止考生当中有人舞弊的情况,苏澈进入到考监当中,他先是将考篮放在一旁的床榻上,然后将笔和砚台取出放于木案之上。

随后又将方才从考官那里领取到的答卷纸平铺在木案之上,答卷纸四方边角以镇纸镇之。

考监的房门关闭上后,当即便有考官来到他的考监处,将密封着的题目交到他的手中。

苏澈接过题目,当即将其打开,但见上书,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苏澈见此原本紧悬着的心此时也是放回了腹中,“此言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说的是孟子对于规矩的的看法。”

苏澈见到考题喃喃自语,这是县试的第一场,题目从四书中命题,要求考生作一篇文章,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八股文。

他已是知道此句的出处,便开始构思文章该由何处破题,但想了片刻却也是并未有更好的破题之处,当即便决定不忙下笔,先行思虑一番。

苏澈看向考监之外,此时的天色已经是渐渐明亮,左右两边不时传来笔在纸张上摩擦的“沙沙”声。

即便是如此,他也是不急,县试的第一场为正场,先前他从考官处领到的答卷纸有十数张,加上空白的草稿纸几张已是足够。

在这场考试当中他只需要在截止的时间到来之前写出,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即可。

就这般,苏澈在考监当中思考了半个多时辰。

“就如此破题!”

苏澈思来想去也无更好的破题思路,当即也不准备再耽误时间,径直将已是打好腹稿的破题思路书写在空白的稿纸上。

“规矩而不以也,惟恃巧与明也。夫规也、矩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恃此明与巧乎。尝闻古之君子,周旋则中规,折旋则中矩,此固不必实有此规矩也。顾不必有者,规矩之寓于虚;而不可无者,规矩之形于实。奈之何,以审曲面势之人,而漫曰舍旃舍旃也……夫人之于离娄,不称其规矩,称其明也。人之于公输,不称其规矩,称其巧也。则规矩诚为后起之端。然离娄之于人,止能以规矩示之,不能以明示之也。公输之于人,止能以规矩与之,不能以巧与之也。则规矩实为当循之准。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哉!”

苏澈一鼓作气在稿纸上写完最后一句,不由得舒了一口气,他揉了揉手,将稿纸上的文章拿起来,再细细检查了一遍,以防犯了庙讳,圣讳及御名以致功亏一篑。

见并未有何不妥之处,苏澈点了点头,休息了片刻之后便将其誊抄在答卷纸上,做完这一切,天色已是大亮。

“观今日之天象,当是一日出之日。”

苏澈见阳光已是照射在考棚上,不由得舒了一口气,“幸好不是下雨,不然只怕又要耽搁不少时间。”

念及于此,未免多生意外以致于时间不够,苏澈也顾不上休息,当即在腹中打好了一篇五言六韵诗的腹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