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县试之前(一)(1 / 2)

就这般,苏澈与苏有元二人之间形成了一个约定,苏有元也将答应的十两银子送到了苏澈的家中。

林氏与苏澈自然大喜过望,原本他们好不容易借贷到了一两五钱银子作为苏澈进学的开销,只以为此事会让这个贫寒的家庭带来一些压力。

但没想到苏澈入学一事不仅未曾耗费一文钱,还给这个家带来了十两银子安,大大的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只是林氏与苏定潮二人终归是老实的庄稼人,虽然得到了十两银子,但夫妻二人只当是没有这回事,还是如同往常一般下地干活。

用林氏的话来说,“这十两银子乃是留着给苏澈娶媳妇用的。”这让苏澈哭笑不得,见开解不了这对勤劳的夫妇,苏澈也就随二人去了。

只是在心头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取得功名,让二老往后不必如此辛苦。

至于他与苏有元之间的约定,只有苏占文与孔异二人知道,未免夫妇二人担心,苏澈打算先不将此事告知二人。

秋去春来,自从苏澈与苏有元约定的那日之后,苏澈吃住都在族学,数月才能回家一趟,林氏与苏定潮夫妻二人虽然担心自家的孩子不适应,但见苏澈每次回来都胖了不少,二人的担心也就少了许多。

“你这字体终于能够勉强看得过去,童生试应当不会成为你的阻碍了。”这一日,苏澈与苏占文在族学的后山苏占文的房舍之中勤练字体,已是头疼苏澈的字多时的苏占文发出了这样一声感慨。

明朝科举格式为八股文,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字体使用的为馆阁体又称为台阁体。

科举考试不仅看考生的文体格式,更还考验考生的字,前世的苏澈根本就没有练习过毛笔字,是以虽然在文章记忆一道上一日千里,但这字却是始终不得寸进。

用先前教导苏澈的孔异的话来说,苏澈的字就像蚯蚓在爬,毫无章法和规矩之言。

也正是因为如此,苏占文才会亲自来教导苏澈练字,只是苏澈在文章一道之上虽然进步神速,但在字体之上却是进步缓慢,今日练习这一篇寒窑赋是苏澈少有的没被苏占文挖苦的例子。

“多谢族叔的教导,澈能取得如此进步,若非族叔只怕不知道要等到何等岁月。”

听到苏占文的话,苏澈立即起身朝着后者一拜。

苏占文对苏澈的道谢并未谦虚,天知道这近两年来他为了教导苏澈的字耗费了多少的心血,若非是将苏澈视为苏氏重新崛起的希望,按照他原来的性情,早就撂挑子不干。

直到此时,苏占文才终于理解到了孔异的难处。

“不出一月就要开始童生试了,以我观之你的文章水准已是足够,先前担忧你的字体,如今虽然还并不称得上是优秀,但也可以称为合格。”

“这两日你在温习文章的同时,还是要勤练不辍才可,须知这馆阁体还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可。”

苏澈对于苏占文的话自然毫不怀疑,再怎么说,后者也是这大明朝取得了秀才功名的读书人,知道科举考试的步骤和标准。

比他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可要强得太多。

“族叔吩咐的是,小侄定然遵循族叔的话,对于字体之上一定多加勤练。”苏澈谦逊的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