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大明攻打东瀛,南洋的小国急眼了!287(2 / 2)

但如今的朱匣烽也已经改变了进攻的方式!

他把所有的重心,全都放在了东瀛北部的几个主要的城池之上!

也随着一座座城池开始被大明军队攻占,东瀛北部开始南逃的难民,也慢慢地多了起来!

其实难民一直都有,这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但是按照朱匣烽定下的规矩,这些难民当中,像是老弱妇孺的也就算了,他还可以网开一面,但只要是15岁到40岁左右的青壮年,只有收编入伪军这一条路可以走!

不想编入伪军给大明效力,那就去死吧!

不过加入伪军当中,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好处的,至少朱匣烽这边许诺了,会给与他们的妻儿安顿住房,甚至赏赐良田!

当然,如果他们死在了战场之上,妻儿或许就变成了其他人的妻儿,良田也变成了其他人的良田了!

如今的伪明军,已经被朱匣烽分成了十二支队伍,那些弃暗投明的东瀛士族组建的军队,之前组成了十五万的伪明军,但因为这段时间的消耗,损失过半!

不过没关系啊,这不是还有难民能够补充兵源么?

战场上看似死了不少,但这十二支伪明军,依旧还是维持在至少一万人一上的样子,加起来的总数,依旧在十五万人左右!

哪怕死了一部分,后续还有大量的难民青壮年还会继续补充进来,朱匣烽就根本不怕没有炮灰能用的!

朱匣烽他们主要负责攻克正面战场,大明的将士占领了主要的城池之后,周边的这些区域还有村落,自然就交给这些伪明军进行清扫!

主要是朱匣烽也够阴险啊!

占领城池肯定比占领那些村落还有犄角旮旯安全得多,也不用担心会被游击的东瀛军队放冷箭!

反正这些风险,全都被朱匣烽转嫁到了伪明军的头上!

而这些掌控了伪明军的大名世家,也乐意如此,毕竟他们高层和自己人,也不可能亲自涉险,即便是损失,那也就是最底层的那些武士还有一些新编进入的难民而已!

更何况相较于正面战场一丝一大片的厮杀,被人放冷箭,还有小规模的团战,那也死不了几个人啊!

这对他们而言,也算是物尽其用,已经是最好的一个结果了!

所以对于朱匣烽这样的安排,即便是这帮大名也不敢有任何的意见,反而还要屁颠屁颠的去执行朱匣烽的扫荡计划!

与此同时,朱匣烽还鼓励己方的大明将士,纳几房东瀛小妾!

虽然普通的士卒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和身份能够纳妾,但是在朱匣烽这里,却把规矩给改了!

纳东瀛小妾,还能得到良田赏赐,何乐而不为?

当然,东瀛女人基本上不可能得到正妻的名分,毕竟这些女人大部分也都是寡妇,男人都死在了战场之上,更何况还是东瀛血统呢!

哪怕是打光棍未成婚的这些大明将士,娶不到一个媳妇,也宁可正妻的位置空着,也不可能让一个东瀛二手货坐上自家正妻的位置啊!

如此一来,东瀛这帮大量出现的寡妇,基本上也不可能再给东瀛人继续繁衍后代了!

即便是生,也是给汉人生孩子!

这些东瀛的老弱妇孺,朱匣烽也根本不会放在眼中,他唯一重视的,也就是这个国家的青壮年而已!

在任何国家,青壮年都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只要这部分人的数量急剧减少,那这个国家基本就完蛋了!

至于老弱妇孺,明军不会杀,这样好歹也能体现出大明天朝上邦的大国风度啊!

大明军队,只杀能够挥刀反抗的敌人,绝不会杀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弱妇孺!

至少表面上来看,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北边的难民,走投无路之后,最终还是选择加入伪明军的原因。

哪怕他们可能战死在沙场之上,成为明军的炮灰,但至少自己的妻儿老小能够得到安顿了啊!

“大帅,按照你的办法,这一仗打得果然顺畅多了!”

“看来这帮东瀛伪军利用好了,还是有奇效的啊!”

私下里,蓝玉等一帮淮西将领,也开始拍起了朱匣烽的马屁。

不过他们也是真心佩服朱匣烽能够用这样的手段,来规避一些问题的发生!

像是蓝玉他也穿越过,自然知道那个时空的历史上,朱匣烨之所以被称之为暴君,那可是因为老幼妇孺通通都不放过,几乎都是杀的干干净净的!

这也为朱匣烨增添了不少的污点骂名!

但是如朱匣烽这样的手段,蓝玉这帮指挥打仗的杀才还真的捉摸不出来,让他们想这些,他们宁可在战场上多杀几个敌人!

这也是他们佩服朱匣烽的原因。

他们虽然想不出这些办法,但只要脑子不笨,都能琢磨出朱匣烽这么做的目的,和能够达到的效果啊!

其实东瀛的这些难民,老人还是最好处理的,因为本来就已经没有多少年活头了,等同于让他们自身自灭!

青壮年但凡是大量死亡,就会给东瀛的血脉造成一个断层,而且这还是不可逆的断层!

女人还有小孩,如果都被大明这边给控制了,那今后姓东瀛还是姓大明,那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么?

治理这一片疆土,或许也只需要一代人的努力,也只需要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也就够了!

等二十年后,老一辈的全部死亡,这帮妇人也都老了,孩子也长大了!

而这些长大了的孩子,只会觉得自己是汉人,是大明人!

因为这些孩子,都会被安排接受大明的教育,接受汉人文化的洗礼,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忠君爱国!

到了那个时候,东瀛算是彻底的完蛋了!

等到一代人之后,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的东瀛人,在东瀛本土还能维持多少数量?

有两三成都算是多的了!

至少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全都会是汉籍!

到了那个地步,东瀛省也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省了!

至于教育和汉化,基本上分为两步走!

一方面是传统的教育,到时候朝廷自然会安排大明的文人学子过来传播汉文化!

另一方面,那就是宗教了!

这也是朱匣烽为什么要带那么多道士来东瀛的原因!

带他们来,自然是为了传教的!

信仰这种东西,有时候比起传统的教育方式,会更加的有用,洗脑的效果更是出奇的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