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还有比汉王朱栎更粗的大腿么?184(2 / 2)

“殿下,能否请您仔细替老臣说道说道?”

沈耽此刻更是虚心地对着朱栎请教了起来。

“诸位都知道,汉中之所以发展的如此迅猛,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因为汉中有本王的制盐厂!”

“但是你们也看到了,西安府的条件,其实不比汉中差,只不过发展的比较晚而已!”

“本王接手西安府,也才一年多的时间,但是煤炭厂这方面,也已经发展起来了!”

“后续其他产业的发展,只要能够跟得上,再把老百姓的就业率提升上来,西安府的繁华,甚至能够远超汉中府!”

“当然,这也要看本王的发展重心在什么地方!”

“如今你们看汉中府比西安府繁华,完全是因为本王的重心在汉中这边而已!”

“其实只要本王愿意,最多三年的时间,就能让西安府脱胎换骨!”

朱栎又对着沈耽等人侃侃而谈道。

一帮大臣闻言,更是深以为然地连连点头!

是啊!

汉中之所以如此繁华,完全就是因为汉王经营得当的缘故!

也是因为汉王朱栎在汉中实施的各种政策,才造就了如今的汉中府!

“诸位都是朝廷的肱骨之臣,本王有些话,也就直说了!”

“实际上如果汉中真的成为了京师,能不能延续眼前的繁华都是个问题,甚至还会快速的衰落!”

朱栎这时,又一出惊人地对着众人说道。

“殿下何出此言?”

闻言,所有人也都是心头一惊,却是不明就里。

成为了京师还会快速衰落?

该不会是危言耸听吧?

“很简单的道理,本王原本制定的这些政策,你们觉得,汉中真的成为了国都之后,还会如同原来一般彻底执行下去么?”

“你们都会认同么?”

“还是满朝文武都如同你们一般,都会认同本王定下来的规矩,即便是汉中府成为了大明的京师,依旧还会继续执行下去?”

“不会!只怕反对的人会更多!”

“旁的不说,就说那帮翰林院的大学士,那帮整天拿儒家圣贤来说三道四之人,你们觉得他们可能会认同本王的这些政策么?”

“到了那个时候,汉中府只能被打回原形,眼前你们所看到的一切,也都将会消失!”

朱栎则是一脸认真地解释道。

一听这话,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愕然之色!

因为朱栎的话,居然让他们无法反驳!

就连他们都不得不承认,朱栎所言的确是对的!

那帮儒家的人,也是反对汉王最凶的一帮人!

之前因为汉王在汉中颁布的这些政策,那帮儒家的人就没少跳出来反对,甚至弹劾!

“诸位都是聪明人,相信你们的眼睛也都是雪亮的!”

“本王制定的政策,究竟有没有效果,是好是坏,你们看看如今的汉中,就应该有结论了!”

“你们若是真的是为了大明朝着想,也想要把西安府发展起来的话,希望诸位大人,日后能够在朝堂之上,多为本王说说话!”

“至少在那些儒生弹劾本王的时候,别忙着落井下石就可以了!”

朱栎看到眼前这帮大臣都低头沉思的模样,紧接着又开口说道。

闻言,所有人都是心头一凛,望向朱栎的目光更是多了一丝敬畏!

今天的这番谈话,也让他们对这位汉王殿下,有了更新的认知!

难怪当今陛下会对这位九皇子如此的偏袒,就冲着汉王刚才的那番话,殿下就必然会保着他!

否则真的听从那帮儒生的话,还会有如今的西北么?

还会有眼前这汉中府?

另外朱栎的这番话,也可以说是让他们选择站队了!

究竟是站在儒家的那一边,还是站在他的这一边?

选择儒家,就是选择保守!

选择汉王,那就是选择改革!

两者原本就是冲突对立的,而他们这些人,想要保持中立,甚至都不可能!

因为陛下和皇太子早就已经做出了选择,明眼人谁都看的出来!

若是他们不能够支持汉王,迟早都会被陛下和太子给收拾掉!

除非陛下和太子,都选了儒家的墨守成规,甘愿让眼前的繁华付之一炬!

但在他们看来,这才是不可能的事情!

“殿下放心,若是今后再有人敢在西北的政策上说三道四,臣第一个不答应!”

就在所有人都在犹豫着要不要表态支持朱栎的时候,户部尚书沈耽第一个开口了!

原本所有人都以为,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的会是李信,结果没想到居然是沈耽!

其实李信不管开不开口,他必定是汉王这边的人!

毕竟关系摆在那里!

在这种场合下,李信反而是最没必要开口的那一个!

果然,有了沈耽带头之后,剩下的几位尚书,也纷纷开口附和了起来,至于究竟是否出于真心的,那就只有靠时间来检验了!

但至少表面上,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再薄汉王的面子!

毕竟这就是政治!

连皇帝和太子都在支持汉王,谁不想自己抱上更好的大腿呢?

难不成抱着儒家的那帮腐儒么?

当然,这仅仅是文官们的态度。

至于蓝玉等淮西勋贵,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原本就和那帮腐儒不对付,也更乐意跟汉王亲近!

毕竟汉王其实对他们也不错,他们在西北的生意,可没少挣钱!

再加上汉王行军打仗这方面的能力,更能折服如同蓝玉这种骄兵悍将,他们对于汉王的尊重,更来源于此!

“很好!”

“既然诸位大臣都以真心待本王,本王也不会让你们失望!”

“迁都西安府之后,本王也会尽可能的帮忙把西安府给建设起来!”

“到时候本王还会在西安府建造橡胶厂和陶瓷厂!”

“只要大家能够按照本王所说的,重点发展经济,那西安府不出三年,必然也会发展起来,绝不会比汉中差多少!”

朱栎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殿下说的没错,若是殿下能够在西安府多建一些厂,同样也能解决不少老百姓的工作问题,提升你所说的就业率!”

“老百姓有钱了,才能拿出钱来买东西,货币才能够流通,经济才能够发展!”

沈耽在这一刻,似乎就像是受到了朱栎的感染,直接开窍了一般,深以为然地点头附和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