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文臣们觉得汉中更合适迁为新都?170(2 / 2)

他现在最期待的,自然也是能够尽快到汉中,再见老九!

这天,他就收到了老爷子从汉中送回来的信件。

“终于能够去汉中了么?”

“没想到老爷子这次玩这么大,准备直接把国都都给迁到西安府去了!”

朱标看完朱元璋的来信之后,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

不过迁都西安府,原本也是朱元璋想要做的事情,毕竟不出意外的话,自己当初可是要去西安府考察是否适合迁都的来着!

如今就不用说了,西安府不比应天府差,肯定适合迁都啊!

更何况还距离汉中这大明第一繁华的城镇如此之近!

整个西北的发展,如今都已经超过江南富庶之地了,真要迁都去西安府,朝臣们的反对之声也应该没有那么强烈才对!

想到这里,朱标直接把六部尚书传到了奉天殿,先把要迁都的消息直接放了出去!

通过这六位尚书的嘴传递出去之后,朱标大概能够掌握到整个朝堂的反应,然后再在朝堂上直接提出来,也算是让满朝文武都能有一个心里准备!

很快,六部尚书都来到了奉天殿当中。

当听到朱元璋已经准备要把国都迁到西安府之后,所有人先是一惊!

但很快,反应过来的六人,就开始表情各异了起来。

其中就属李信是最高兴的那个了!

迁都去西安府,还要提前让朱标带着他们六部尚书去西北,这就等于是他能够再见到自己的闺女了啊!

还有那个刚刚出生的外孙子!

毕竟皇帝现在可就住在汉王府呢!

到时候必然有的是机会能够见到!

至于其他五位尚书,心里在想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让朱标松了口气的是,六位尚书虽然都对迁都之事提出了疑问,也说了存在的诸多问题,但基本上也都是在阐述客观事实,并没有那种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情况出现。

果然,如同他猜想的那样,如今的西安府,乃至整个西北,都已经不是几年前的样子了,在迁都这件事情上,大臣们的反对之声应该不会那么强烈!

“孤今日先跟你们通个气,你们各自回去想一想,也听听底下人是怎么说的!”

“三日之后,早朝之上再拿出来讨论一下!”

朱标在和六部尚书谈完之后,就直接开口吩咐道。

六人闻言,自然是满口答应,然后各怀心思的直接退了下去!

很快,朝廷准备迁都西安府的消息,就通过六部尚书的嘴巴,直接传达到了整个朝堂,而且很快就流传到了整个应天府!

一时之间,朝野哗然!

既有支持和期待迁都西安府的,同样也有反对的声音!

当然,除了这两种声音之外,甚至还出现了第三种声音,那就是相比于西安府,有不少人觉得汉中府才是最适合迁都的地方!

毕竟汉中如今大明第一繁华重镇的名气已经传开了,谁不想能够生活在最为繁华的城池当中?

这也是正常的想法,毕竟京师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根基,自然是越繁华越好啊!

不过汉中府距离西安府也不远就是了,据说水泥路通了之后,快马也就是大半天的功夫就能抵达!

而且真的要迁都汉中府,还得看汉王朱栎是否同意才行!

以皇帝和太子目前对待汉王朱栎的态度,基本上也不会有哪个大臣蠢到会站出来当这个恶人!

别看朝堂上平日里不缺少弹劾汉王朱栎的人,那是因为这帮文官大部分都是在刷存在感而已,他们更清楚自己怎么弹劾,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但真让他们头铁的去直接触碰汉王朱栎的利益,谁会有那个胆子?

一个搞不好,那是真的要死人的!

当然,朝堂上这些官员之前就知道,朱元璋有迁都西安府的心思!

这一次朱元璋西巡,不也是打着考察西北迁都的名义么?

真的传来迁都的消息,实际上也不是那么的意外!

又有不少人想到了朱元璋之前给秦王朱樉改换封地的事情!

抛开朱樉在封地内的所作所为不谈,怕是那个时候,朱元璋就已经有了想要把京师迁到西安府的打算了!

后来朱元璋又把西安府直接交给了汉王朱栎来打理,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虽然他们在应天府,但也听说了西安府如今的现状!

如今的西安府,在汉王朱栎的治理下,已经一改昔日秦王朱樉治下的颓废,可以说整个都焕然一新了,比较起来甚至都不比应天府差!

如此一来,对于迁都西安府这件事情,大部分的大臣其实还是愿意的!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唯一让他们顾虑的,可能就是背井离乡了!

毕竟朝廷的根基在江南,朝堂上的这些文官武将,有八成出身都是在两淮和长江流域的,突然把京师迁到西安府,主要还是太远了一点!

当然,如果西北那边的繁华更盛江南,即便是举家远迁,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

毕竟人往高处走嘛!

前提是西北真的比这边还要好啊!

眼前的情况来看,就是如此!

毕竟整个西北的发展,已经让大明各地都开始眼红了!

如今的西北,是大明商贾的聚集地,同样也是对外贸易的中心,更是大明的经济中心啊!

而他们虽然在朝为官,家族当中多多少少也有经商的人员!

私底下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意!

而且他们也只是听说了汉中府和西安府如今的繁华,并没有自己亲眼去见识过呢!

有些东西,不管是你吹的多好,都不如自己亲自去看一看的好!

而且朱元璋此刻人就在汉中府,西安府那边肯定也是看过的,说明在朱元璋眼中,西安府已经胜过应天府了!

实话说,应天府如今看起来也比几年前繁华了不少,那还是抄了汉中作业的结果,所有人也是心知肚明。

实际上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毕竟抄来的,还是有差距!

能去经济更为繁华的地方建都,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啊!

据说太子朱标准备先带着六部尚书去西北,然后在西北先把六部衙门给建起来,等西北那边的临时朝廷能够运转起来之后,就把应天府这边的大部队给迁过去!

这样的迁都方式,自然也是更为稳妥的,不会影响到整个大明正常的运转!

更主要的是,如今从汉中府到应天府的水泥路,早就已经全部贯通了!

如果是骑马从汉中府到应天府,八百里加急的情况下,也就是五天。

正常也就是十天之内!

到西安府那就更近了!

不管是交通运输,还是人员往来,比较起原来想要迁都,简直不要太方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