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盲盒(1 / 2)

历时一年多,墓穴和棺椁的清理工作早已完成,可惜庆朝时并不时兴墓志铭,只从一些随葬器物上的简短墓志推断出墓主名为“鱼”,是助庆初皇帝一统天下的近臣,但史书上并无与此人相关的任何记载,也没有发现与机关宝盒配套的外部零件。最终专家统一了意见,认为古人在机关盒外再单独制作一个开启部件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现在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从青铜盒本身寻找开启机关。

王镇瑜这边,也终于将青铜盒上的锈迹、漆木、丝帛等异物残渣清除干净,再次检查的结果确认,几千年不见天日的青铜盒,没有任何挤压变形或残破,就连细小的龙牙也完好无损——在此期间,他还和同事们尝试复制过青铜盒,以摸索机关可能存在的位置,这让他心里有了底气,只要机关未受损,那取出盒内文物的机率很大。

今天,王镇瑜坐在桌前,看着青铜盒,心怦怦直跳——“开盲盒”的时刻终于到了。

这件凝聚了古人智慧的珍贵文物,显然没有提供产品说明书,但古人设计的机关盒,通常都是依照公输班的榫卯结构原理,想要开启不外乎抽根法、错开法和旋转法。

王镇瑜和同事此前对青铜盒进行复制仿造的过程中,经过多次尝试,发现将机关隐藏在突出的龙眼和龙角部位是最合理和行得通的方法,只要龙眼、龙角分别与龙牙和龙舌进行整体铸造,就完全不用再去找地方放置额外的连接杆,通过按压龙眼和拨动龙角,就可以使各自连接的龙牙和龙舌松动退出孔槽——这极有可能是为什么X光透射中空的龙身和龙足里没有任何机关的原因,当然,不排除古人采用了连接杆,它们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锈化消失了。

王镇瑜戴好手套,拿着摄子,深吸一口气,决定先对盒盖左侧小龙的眼睛下手——他一直觉得这双鼓起的龙眼有些怪异,已经出土的同时期的其它龙形青铜文物,从没有把双目做得如此外突的。

他用摄子对两只鼓出眼框外的龙眼分别尝试了按压、旋转、拉动,龙口却没有任何反应,仍然紧闭。

“看来这还真是制造者的个人审美了,”王镇瑜心里吐槽了青铜盒的制造者,“那秘密就一定藏在那对看起来中规中矩符合他们时代主流设计风格的龙角上了。”

他用摄子夹住右边龙角,轻轻左推,无效,换成往右,往前,往后方向用力,也是徒劳,向上提起,也没用,但在向下按压的时候,龙角往下陷了一点,因为力量不大,它又恢复了原状。

王镇瑜连忙用一根手指轻轻抬住龙下颌,避免文物因为机关突然开启后内部的连接部件受力损坏,另一只手加大了一点力量往下按住龙角,龙角果然轻微下陷,确定这不是自己的错觉后,他一阵激动,凝视屏气,继续加力,龙角下陷更深,仿佛听到一声若有若无的“咔哒”,他松开手,观察龙口的变化。

龙口虽然仍是闭合状,但通过侧面空隙,可以看到上排牙槽孔洞两侧的龙牙分别左右横移了些许距离,松开了那四根插入孔洞中的龙牙,除此之外,再无其它变化,看来龙舌另有机关——左边的龙角。

王镇瑜按下左边的龙角——四根龙牙回缩到和下排龙牙齐平的同时,龙舌也回缩了一段距离,从下唇的横槽中退出,龙口下颌斜下搭在王镇瑜手指上,紧闭了几千年的龙口张开了……

当四条小龙松开圆环,盒盖被提起后,王镇瑜看见盒内静静的躺着一枚圆形的青铜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