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拜师22(1 / 2)

信华宫内,王镇瑜顾不上吃饭,便将众人聚在一起,说了入宫后的情况,只是把自己热血上涌,冲动之下主动请缨代替康王出质,说成是庆王指定由他去。

冯管家和李大娘是看着阿满长大的,早将没有主人架子的阿满视为亲子,想着他失忆未愈便接了这送命的差事,很是担心却又无可奈何,冯管家心里有千般嘱托,想他在方方面面能照顾好自己,更想把自己一辈子为人处事的经验全都灌输给他,免得受人欺负,吃亏受气,但说上几句,又觉得光说又有何用,只得在旁唉声叹气;李大娘抹着眼泪,嘴里不停的碎碎念叨庆王的不是,全然不顾冯管家的阻拦,对庆王的怨气可不是一般的大。

反倒是镒比较镇定,王镇瑜说完,便不再出声,紧紧捏着拳头坐在一边,安静得像块石头;

青鸢问道:“公子入质岚国,大王可有说何时能归?”

王镇瑜摇了摇头:“未说!想必归期不可预吧!”

话音刚落,阿呸便“呸呸”两声,也不知道是在呸庆王还是在呸王镇瑜。青鸢轻轻摸了摸阿呸脑袋,也不再多问,站起身道:“公子身为庆国王子,既为国事,青鸢便不多问了!公子饿了吧?午食按您吩咐备了鹿脯和鱼羹豆饼,现在备上吗?”

王镇瑜道:“嗯,端上来一起食用吧。信华宫清冷,我早已视各位为亲人,如今分别在即,心中多有不舍。从今后,便同桌共食吧!”他虽然与信华宫众人相处短短几日,但心里是真的将他们视为自己最亲的人,所以也不再自称公子,觉得即使此刻是阿满醒着,也会说出同样的话,做出同样的决定。

冯管家还想推辞,被李大娘一掌拍在后背:“别废话!现在起没有公子,只有阿满!青鸢,和大娘一起去备食!”李大娘也是性情中人,毫不扭捏,高高兴兴的拉着青鸢去了庖厨,阿呸不想和三个大老爷们待在一起,跟着一起飞了出去。

这顿饭吃的其乐融融,什么食不言之礼早被抛诸脑后,开始时冯管家和镒还有些放不开,但随着李大娘不停的讲起阿满和镒两人小时候的种种趣事,也变得话多了起来,没了主仆之分,真如一家人般。

青鸢话不多,只是不停的抿嘴偷笑,看向王镇瑜的眼睛闪闪发亮。李大娘给阿呸也准备了一个小碟,时不时的放些肉脯,它吃得津津有味,还总能适时的呸呸几声,逗得大家开心大笑。

午食之后,出质岚国的事便无人再提,仿佛没有发生过。

过了未时,宫里的封诏和封赏下来了,信华宫众人却没有多少喜悦之情,只是当着宣诏官的面,把对王镇瑜的称呼改了改,封王之后的王子,见者不再称“公子”,而是改称“殿下”,至于那套庆王年轻时征战沙场的甲胄和佩剑,则被恭敬的供了起来;赏赐的靖王府,王镇瑜更是看都没去看过一眼,只是嘱冯管家在自己走后携众人迁去,遇事可找康王帮忙。

时间过得很快,冬日里难得见一次的太阳落山后,郭医官背着药箱准时出现在了信华宫,王镇瑜没有像往常那样推三阻四,爽快的服完丹,在地上滚了几圈后仍觉腹中绞痛,勿勿去上了个厕所,郭医官诊过脉后表示无碍。一老一少的聊天时间里,王镇瑜将出质岚国之事说了。

郭医官听完,抚须沉吟了片刻,似做了个重大的决定,严肃的说道:“与公子相处这些时日,甚是投缘。晏无长物可赠,唯有一身医术可授,公子可愿入我医家?”

王镇瑜知古人对自己的一身技艺传承都很是看重,这可比送些黄白之物珍贵多了,而且郭医官博学多才,除了医巫双术之外,对上古秘闻也了解甚多,况且还有一面与死镜子类似的法器铃镜,说不定以后查探死镜子下落的过程里,多多少少能提供些有用线索……自己能当他徒弟,是祖上烧了高香才有的好事!

当下激动的站起身作了一揖:“郭医官医术高绝,不嫌小子愚鲁,自是求之不得!”虽不知这年代的拜师礼仪如何,仍按影视剧中的场景,从桌上双手捧起茶杯前举高过头顶,跪下恭敬的叩了三首,朗声道:“师父在上!弟子褚麒满得幸入门,日后必事师如父,勤勉求学,秉训行义,不辱医家门楣,不没师父威名!”

郭医官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将茶杯放还于桌上,笑道:“这是哪里学来的奇言怪语?为师性淡,何来威名?既入医家,一些训诫不可免,需得用心记下!”

“师父有威名而不自知矣!坊间下民皆在传您仁心施药不取分毫的事迹,就连我这信华宫里,也有师父的拥趸,时常在徒儿面前念叨您的好呢!”王镇瑜诚恳的拍着彩虹屁。

“为师亦被人说过有医术而无仁心呐。”郭医官显然对这些坊间传言不想多说,神色又复严肃:“徒儿且听医家规训!

人之所贵者,仁也;情之所寄者,慈也;道之所存者,精也;医之所善者,诚也。习我医术,应心定神清以求术精,常思不足而时时醒策,不可骄逸忘形,不可徒搏虚名!若所学有成,谨记秉恻隐之心,弃贵贱之分,存救苦之志,负拯治苍生之责!此乃开创医家的秦缓祖师的原话,切不可忘,以免误入歧途!”

王镇瑜再次叩首后,一脸崇拜的道:“弟子铭记在心!我们医家的规训以苍生为重,字字珠玑,秦祖师必是医术、品性高绝的圣人,不会是籍籍无名之辈,为何史册典籍未见记载呢?而且此前也从未听闻过医家,只知获医执的正式医者皆归医卜司管理,却不知这医家和医卜司是何关系?”

郭医官扶起王镇瑜,示意他坐下,抚须道:“莫急,医家弟子自是应了解医家渊源,且听为师细说。”

王镇瑜忙给郭医官斟了茶才坐下,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