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这是素食主义与肉食主义的战争(月票的最后一天!)53(1 / 2)

恐龙岛,一个处于大陆内海区域中央的无人离岛。

在早些时间被观测到整个岛屿出现了信号扭曲现象,无法再用卫星设备进行观测,只能用肉眼来确认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各种变化。

因为路克的威乐米特小镇之行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所以在听完冒险总结后,三目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区域巢穴化”的名字。

它指代的便是该区域本质上属于现实,但被类似于魔物巢穴的规则所侵蚀后,凭空出现了诸如巢穴魔物刷新、区域形态变更等各方面变化的现象。

这种区域巢穴化通常不会有所谓的核心boss,魔物也不会持续刷新,杀光了就没了。

一般来说出现区域巢穴化的地方只要不与人类聚集区距离太近,不管它其实也可以的,因为周边的野生魔物总有一天会跟其产生更加剧烈的冲突,无需人类出手就会内耗掉的。

但其中也是有一些一旦不去管控就会发展为不可控灾难的小概率事件,例如威乐米特镇的夜魔蜂巢就是典型。

这种本身就有着收集资源和大量产出后代能力的可成长魔物母巢单位,实在是非常容易养出什么巨无霸的,是一旦被发现就要优先处理掉的对象,要不然给点时间就能发展成更强力的魔物灾害。

资料上的恐龙岛就是这么个无需人类方干涉的地方。

原本只是一个有着一座死火山的普通无人岛,但在产生区域巢穴化后,整个岛屿便出现了原始化趋势。

不光是植被都变得巨大无比,就连居住在岛屿上的生物,也全部都变成了非常“侏罗纪”的模样。

根据调查员作死上岛的观测记录,这里的魔物龙兽单位基本都是各种类型的恐龙,小型的大型的,食肉的食草的,会魔法的不会魔法的,应有尽有。

调查员甚至怀疑岛上有后期登岛的古龙盘踞着,但总体来看岛屿上的魔物还是以刻板印象中不长羽毛的大型爬行动物单位居多。

这便是“恐龙岛”名字的由来。

然而这个恐龙岛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为这上面的魔物恐龙们,竟然是有一定智慧的。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上面的恐龙们竟然自行分出了两大阵营。

“草食派系”和“肉食派系”。

单从阵营名字上也就看得出来,这是草食性的恐龙与肉食性的恐龙之间的阵营对峙。

或者说,是草食性恐龙们为了防止己方被肉食恐龙们捕杀殆尽,而选择了报团取暖,奋起反抗所导致的结果。

要知道,这里只是一个被区域巢穴化的,远离内陆的岛屿,也就是说,这些恐龙们食物并非无限的。

草食性恐龙们吃的无非也就是各种原始化巨大化的植被,不知道是区域特性还是什么原因,这些植被生长的速度很快,通常只需要下一场雨,之前被啃光的地方就会再冒出很多郁郁葱葱的东西。

但,肉食性恐龙们吃的可是它们这帮草食性啊!

更可怕的是,脚下是岛屿,让自重普遍极大的草食性恐龙们根本无处可逃!

留在岛上也是死,跳进水里也是死。

最终面对日渐紧迫的生存危机,一头颇具智慧的首领级三角龙选择站了出来,将草食性们联合在了一起,组成了草食派系阵营共同抵御起了肉食性恐龙们的疯狂捕食。

草食性的战斗力自然是普遍比肉食性弱小的,理论上草食派系根本就干不过肉食派系,别说同等数量了,就算是肉食那边数量减半它们也干不过。

但肉食派系却跟草食派系有一点决定性的不同,那就是肉食派系,相互之间也同样是潜在的捕猎目标。

通常情况下肉食性不会捕猎肉食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付出与收获之间的不对等,捕猎同为肉食性的恐龙,危险性是极大的,而在这群野兽们虽然有点但不多的智慧里面,受伤基本就等同于即将死亡。

所以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肉食性恐龙是不会冒险捕食其他肉食性的……

除非是被饿急眼了。

相互之间看对方都是一块美味肉排的肉食派系,团结性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更不会跳出三角切格瓦拉龙这样的领袖单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