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宝神奴完全疯了?396(1 / 2)

“公子!!”“六哥!!”

林小乙立于家门前,身后站着朱儿、穆道人、狄佐明、狄尊礼、狄国宾,看着那道熟悉的身影进了巷子,兴奋地连连挥手。

骏马上的狄进,也朝着他们摆了摆手。

众人迎上,与身后跟着的铁牛和荣哥儿一起,将行李搬下,其中还有从辽国买回来的特产礼物,分给大家。

不过眼见回来的人这么少,林小乙的脸色还是忍不住地变了,朱儿更是问道:“喻平呢?这木匠不会因为分红不公跑了吧?”

狄进斜了她一眼:“放心吧,他们只是耽搁了,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的……”

如今狄湘灵还留在辽国,带着道全、迁哥儿调查百灵散的后续,处理一些尾巴,同时喻平也在辽东,等到渤海密藏彻底启出,到时一并回宋。

得知其他人平安无事,林小乙的脸色恢复,朱儿也松了口气,待得入了正堂,狄进饮茶先,又吃了京师正店最喜欢的糕点,也不禁露出舒泰之色。

回家的感觉确实好。

主心骨回归,气氛也热闹起来,众人上前见礼。

不仅明显长高了的林小乙,将近来家中事务简练地禀告了一遍,三位狄氏子弟也上前见礼。

狄佐明、狄尊礼、狄国宾都是狄家同族,其中以排行十七的狄国宾最有读书的潜质,经过狄进的教导后,是准备参加下一届科举的,如果狄家这一代能再中一位进士,那就真是光耀门楣了。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是读书种子,狄佐明性情跳脱,此前颇有些惹是生非之兆,被狄湘灵及时按住,教训了几回,如今成熟稳重不少,在京中也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相比起来,狄尊礼则在家中跟着林小乙管事,表现最为平平。

总的来说,此去辽国来回近半年,家中一切平安,狄进也放心了,待得众人散去,让林小乙将近来的拜帖和请帖呈上。

果不其然,大荣复、雷濬和刘知谦的帖子放在最上面。

对夏战争开启,也将迎来重大的考验。

此前是防备辽国谍探“金刚会”的窃取情报,现在是宋人的谍探要入河西之地,收买西羌番民,联络党项各部,肩负的担子无疑更重。

甚至不夸张地讲,机宜司的表现,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宋夏战争的走向。

所以这三人是要及时见的,至于其他同僚的往来,倒不急于一时。

现阶段的朝堂关键,还是要让合适的将领刘平得到重用,随着范雍和夏竦前往西境,早一日动身,就能早一日熟悉当地局势,做好开战的准备。

继续往后看去,狄进却发现了三张一模一样的拜帖,摆放的位置还很靠前,显然林小乙认为十分重要。

打开看了,他有些诧异:“并州杨文才?”

林小乙解释道:“这位杨秀才自称是公子的同乡,来过三回了,似乎迫不及待见到公子……”

狄进微微点头:“他确实是我同乡,还是杨公的嗣子。”

所谓嗣子,即从族中过继的儿子,但杨文才刚刚过继没多久,杨延昭的妻妾就连生三个儿子,以致于在杨家的地位十分尴尬,起初在晋阳书院登场时,杨文才是以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的纨绔公子面目登场,实则腹中有些才学,考中了并州的解元,却终究在第二轮省试中被淘汰下来。

狄进记得,最后一次见杨文才时,是在自己进士游街时,人群里杨文才遥遥行礼,此后这个隐忍的杨家嗣子就回乡了,而后倒是有来了几封信件,逢年过节问好,显然是不想断了联系。

“新一届的科举来了啊!”

想到这里,狄进意识到新一批的士子要进京了,如无意外,欧阳修、苏舜钦、石介、蔡襄、王拱辰等大才子,都会在这一届进士榜上。

时间似乎过得很快,又好像过得挺慢的,他有些感慨:“杨文才是因为科举的事情,上门拜访么?”

然而林小乙摇了摇头:“不,杨秀才前两次来投递拜帖时,未曾言明目的,但最后一次却告知,是有关于西夏人的事,要禀明公子,让俺不要声张!

“嗯?”

狄进面容顿时严肃起来:“他留下住址了么?现在居于京中何处?”

“没有!”

林小乙仔细描述:“杨秀才最后一次来时,神色颇有几分慌乱,俺想请他住在家中客房,他原本是同意的,后来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改变主意,匆匆离开了!俺留不住他,就自作主张,告诉他一旦觉得有危险逼近,马上去寻长风镖局,那里的人会帮助他……”

“你做得很好!”

狄进赞许地看了这位书童一眼:“你现在就去镖局打听一下,杨文才有没有去过,如果没去过,拜托公孙二娘在京师内寻一寻杨文才的下落,找到人后立刻带来见我!”

林小乙领命:“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