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出门找食85(1 / 2)

战争的开始和结束,在老百姓的猝不及防里,就完成了对越的反击。

仿佛昨天在大家的口中,还在讨论这次需要多久。

胜利的成果,就已经摆到了大家的面前。

老百姓们对于祖国母亲的强大和信心,在这一次“外交”活动中,又加深了许多。

这次的战争,因为时间不长,所以未对国内的民生产生什么影响。

以前声势浩大的捐款捐物活动,这次是一点儿苗头都没有。

有那热心群众跑到街道办去询问,均被那里的干事给劝了回来。

这些人被劝回来后,对着等消息的邻居们感叹:“到底是不一样了,咱们的人民子弟兵再也不用去打那无准备的仗了。“

2月里,民众们一边挂心着战争结果,另一边仍有许多事的进程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其中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就是全国许多家庭所挂心的问题。

光是上海一个城市,返回的人数就有十万之多。

这些青年的回归属于堂堂正正,可以说是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返回的。

他们跟那些滞留在城里不肯走的“盲流”不一样,他们是拿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换取了这枚“回归”的勋章。

可惜英雄的回归,并不都是被欢迎的。

不欢迎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总的概括下来,多数逃离不了那几类。

要么是家里住房紧张,要么是工作纠纷,还有那下乡前本就不受家里待见的亲情冷漠。

种种这些,让这些暂时没有着落的青年们,初时活的还是挺艰难的。

可再艰难,还是要坚持下去。

因为这其中又有许多人并不是孑然一身返回的。

他们还有许多“负累”被留在了乡下。

有良心的想着等站稳了脚步,再和另一半复婚,到时把另一半和孩子都接过来。

没良心的不想再跟乡下有牵扯,急于挣到一笔了断费,要跟那头彻底做切割。

面对这么多的人数回流,各大城市里原本日益供应稳定的物资,再次变的紧俏起来。

起初老百姓们都没当回事儿,可是渐渐的就有些不对了。

买不到东西的这势头,怎么瞅着像是回到十几年前那样了。

秦京茹拎着没多少东西的菜篮,气鼓鼓的回了家。

一进门,不等秋芳华这个女主人问,她便跟倒豆子似的告起状来。

“妹子你瞅瞅,昨晚得了你的嘱咐后,我今儿天不亮就去菜场排队,花了三个小时,就只买到这么点儿东西。”

秦京茹扒着篮子里的菜,边说边给秋芳华看。

里面的菜品其实一目了然,一小把青菜,一小撮缸豆,再外加一块老豆腐。

这么些菜,要是自个家里吃饭还能凑合。

可今儿李想家是要请客的,不仅李母和李小弟、李大伯一家会过来,妹夫和好友一家也要过来的。

这么些人来,好歹也要整个一桌菜才能对付过去。

秋芳华看着秦京茹抓在手里的青菜,眉头一下了就皱了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