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历史1234(1 / 2)

“刚刚说的是几十年前发生的历史,也是日本罪恶。”东野明把中国二字改成华夏,毕竟直接写容易被404。

宫泽理惠和酒井法子惊呆了,这跟她们学习的历史完全不同,她们教科书上写的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还有美化战争,全然不提入侵。

“哥哥,这些是真的吗?”宫泽理惠感觉自己被骗了,至于是谁骗她已经分不清楚了。

酒井法子也呆呆说不出话。

“是的,如果追溯,还要追溯到华夏清朝时期,日本很早就对着那片土地露出贪婪的想法。”

“可是书上写的是清国通知他们派遣大军至朝鲜,于是我方才派出军队。”宫泽理惠不敢置信的说道。

“教科书是人写的,毕竟那段黑暗历史对日本形象是负面的,他们不可能真实对群众公布,如果小理惠和法子你们不相信,等你们成年后,可以出国查一下国外的资料就知道了。”

宫泽理惠和酒井法子呆若木鸡。

“其实这只是事件,还没到我说的那些小物品的来源,你们确定还要听下去吗?”东野明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说下去,如果她们不信说多少都没用。

宫泽理惠和酒井法子互相看了看,点点头。

“要听下去,我也想知道真实的历史与我们学的有什么不同。”酒井法子认真的回答,这次听东野哥说的太震撼了。

“好,其实那些小物品所有东西都来自华夏……”

以下内容来源自人民日报,截取其中一部分。

中国抗战之所以持续长达14年,最主要的原因是敌我国力军力相差悬殊。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前,已经通过一系列的侵略和掠夺,特别是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攫取了大量资源和财富,成为一个实力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政治组织能力不仅在亚洲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处于前列。

实力对比悬殊,决定了中国抗战不可能很快取得胜利,不可能企求通过一两次战役决战,迅速改变敌优我劣的战略形势,而必须通过持久抗战,持续地消耗和削弱敌人,从夺取局部的优势做起,逐渐扩展到敌我双方力量的平衡,再发展到夺取全局的优势。

实力对比悬殊,意味着抵抗时间的漫长、条件的艰苦、战斗的残酷、牺牲的惨烈。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在很多情况下,中国军民几乎是以血肉之躯奋勇抵抗,以奋不顾身的精神弥补装备上的劣势,缓解战场上的危机。

“哥哥,真的伤亡有那么多人吗?”宫泽理惠提出疑问,对她来说,三千五百万人以上,整个东京都装不下那么多人。

它们教科书上写1980年日本人口大概一亿一千多万,可是哥哥说的那些,伤亡就在三千五百万以上,这可是近三分之一日本人口数字了。

“嗯,是的,在华夏那边,当时川基本户户挂白绫,你就可想而知当时死去多少人。”

“这……”宫泽理惠吱吱不语。

“那就继续说说日本恶臭满营的部队,731部队……”

以下内容来源自百度百科,截取其中一部分。

1935年,从欧洲游学归来的石井四郎还是二等军医正(中佐),3年后飞快地晋升为军医大佐。

1937年7月7日后,石井四郎选择了远离日本国内、欧美各国根本关注不到的中国东北,在那里进行《日内瓦议定书》所禁止的细菌武器的研制,这让陆军部十分认同。

细菌战

1940年,ZJ省宁波地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