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二俘陈矫(1 / 2)

城上,在江东兵士持刀冲杀上去后,以其众勇猛之姿,左右守军瞬息吓得后退。

这一退步,当即起了连锁反应,能见南城之地,迅速混乱起来。

不远处,陈矫同郡府主簿王解,各领人马,全都在城上指挥兵士守卫,待见孙策人马杀上来,其站在原地,心道:府君便是去请曹营援军,时以淮阴城破,吾等又有何脸面再见乡地父老!

足有三息时间,直到一旁的军将高喊“功曹,吾等掩护汝突围”,陈矫才反应过来,他想到了城内妻儿,又见城上的江东兵越来越多,颓势难以阻挡,最终一咬牙,持剑道:“左右但有能站者,随吾补上去!”

可事到临头,周围的守卒内,大部见机后撤,仅有三两人跟随。

于城外的江东观战台上,见江东士卒成功杀上,旁边的小将凌统目光不断向城上看去,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正巧孙策放下了鼓槌,交到一旁力士手中,望见这一幕,他转首道:“看来公绩也想登城,我且令你率一屯人马,监管兵士所为,但有违反我所定下的‘十令’,骚扰城内百姓,乱杀无辜者,我准汝先斩后奏!”

“诺!”

按照孙策军中的兵员安排,一如汉制,五人一伍设伍长,二伍一什设什长,五什一队则设队率,两队为一屯,有屯长,而屯长所领人马恰是百众!

孙策让凌统所领,是护卫他安全的精锐,只不过此时,暂时增加为监察人马,负责督管纪律诸事。

孙策下令后,今次随军的广陵士人们,于旁侧看着这一幕,无不颔首,多显敬佩。

江东小霸王来取广陵,他们最害怕的是当年曹操屠徐州之事,但一路看来,江东兵严整军纪,吴候所为,更称得上仁义!

即于其中,一名奇异伟岸的少年士子,看向孙策的背影,多有异芒闪现。

此人名叫张温,乃吴郡吴县人,出身“吴郡四姓”之一的大族张氏,亦是扬州名士张允之子,这次原本往射阳看望母族,未曾想到偶遇江东大军北上。

之后,带着好奇,跟随一群广陵士人步入孙策军中,协助处理一些军中小事,并多次得功曹虞翻称赞,但张温并没有表露张家子弟身份,而是低调处事。

连日之所见,张温心道:父亲常言,吴候杀气太重,不足以成大事,遂屡次受召,闭门而不见。但吾所见,吴候气度非凡,爱民如子,有坚韧不拔之志,又有心怀苍生之念,当为天下英雄。广陵太守虽说胆略过人,智勇双全,然以匡琦为先,其后之事,亦是于江东大军下,乱了心神,其失败看似无意,实则必然耳!个人智谋再高,若无千军万马,内部凝聚,又如何胜吴候雄师?

张温即便少年,但也对陈登久仰大名,本欲在折返吴郡时,持名刺拜会,谁晓得陈登运气不佳,这次遇到吴候孙策亲率人马,接连败退,而今淮阴城再失,不知能不能见到!

不过,观吴候行军作战,待民待兵士之宽厚,仁义而不失威压,足以不虚此行!吴候乃可辅佐之人也!

于三国时期,张温曾是东吴重臣,官至太子太傅,但在刘备死了一年后,以辅义中郎将出使蜀汉,其人非常敬佩诸葛亮,即便是返回江东,也大赞诸葛亮的军事内治。诸葛亮也很是敬佩张温,两人虽不同臣属,但一见如故,赞扬张温“其人于清浊太明,善恶太分”,甚至在张温离开之时,诸葛亮率百官亲自饯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