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2 / 2)

一个都四个队,一队二十余人;

一个队四火,一火五六人。

在编制的基础上,相应的指挥官是:厢都指挥使(一厢)、军都指挥使(一军)、营指挥使(一营)、都头(一都,骑兵叫军使)、十将(一队)、火长(一火)。

所以,杨骁这个十将能掌兵二三十人,相当于后世的排长。

这还不是普通的排长。

因为杨骁掌管的是牙兵,何为“牙兵”?

牙兵,属于是节度使的私兵。

唐代的黄巢之乱后,各地的节度使大多是从牙兵、牙将出身。

他们嗜杀成性,贪婪凶残,是一群缺少文化修养的武夫。

但,不可否认的是,牙兵们经过精心选拔,骁勇善战,在多年来的军阀混战中,他们往往能对战局之胜负起到决定性作用。

只是牙兵们也同时桀骜难制,成了祸乱之源。

五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都有牙兵参与其中。

至于牙兵废立节度使、州刺史则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不少藩镇的节度使,甚至是朱温、李存勖这样的皇帝,都可谓是“成也牙兵,败也牙兵”!

……

第二天,在符昭序的引见下,杨骁在营寨的辕门边上,见到了属于他麾下的二十五名牙兵。

就跟杨骁预料的一样,牙兵们一个个都是桀骜不驯的样子。

他们当中,有的人瞎了一只眼,成了“独眼龙”;

有的人半边脸颊上留下了永久性的伤疤,好似蜈蚣烙印在那里一样;

有的人蓄着大胡子,身材异于常人的魁梧。

所有牙兵都穿着灰色的征袍,顶盔掼甲,身上散发着剽悍的气息,一看就知道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老卒。

比起这二十五个身宽体阔的牙兵,杨骁却是稍显“稚嫩”了。

这些老兵油子显然是对杨骁有所轻视。

“他就是咱们的十将?”

“有没有搞错。”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主公是怎么想的,竟然提拔一个毛头小子来当俺们的十将。”

“难不成,他是主公的私生子?”

“不一定。不过,这乳臭未干的杨骁,多半是通过走关系才当上的十将。”

当着杨骁、符昭序的面前,他们都敢这样毫不避讳的交谈,窃窃私语。

可想而知牙兵们平日里有多么张狂了。

基本上没有将杨骁放在眼里。

符昭序见状,也怕杨骁年少气盛,跟这些牙兵起冲突,于是向杨骁低声说道:“杨十将,你承蒙我父帅破格提拔,战功未著,且过于年少,难免人心不服。”

“这些牙兵们心直口快,你可切莫在意。”

“我相信你日后一定能凭借着自身能力,跟他们相处融洽的。”

闻言,杨骁微微颔首道:“少将军,我对此并未放在心上。”

“杨骁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少将军你能否做主?”

“请讲。”

“跟我一同入伍,成为牙兵的卫峥,不知道少将军能否把他调拨到我的麾下?”

“好说,这有何不可。”

符昭序不假思索的答应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