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咸鱼248(1 / 2)

韩辉在衙门夸夸其谈

“大人此时正是天赐良机,您可以一举解决这些朝廷积痹,若是大人有心我韩家愿助一臂之力”

“小子你不会是危言耸听吧?大明朝立国二百多年,本官从未成听说有人能解决这些事情的,本官何德何能可以一举解决?”

“大人请听我说完,晒盐法之所以未能推广开,是因为晒盐法产量大用工少,这会直接导致盐价低廉,盐商无法获取更多利益,所以他们要百般抵制。而眼下盐商被私盐打击控制力下降且有灶户罢工,所以大人现在提出晒盐法我想无人会强力阻拦,不过需要朝廷投入一些金银来建设盐场,除此之外没有其阻力”

“还有那?”

“私盐问题也可借此机会迎刃而解,私盐的源头就是这些罢工的灶户,解决了他们私盐也就断了源头朝廷今后也能收取更多税赋”

“说来说去还是灶户的问题,可眼下灶户堵门咱们又该如何解决?”

“这正是需要我们韩家助大人一臂之力的地方”

“你们韩家有能力解决十几万灶户?”

“当然!大人不会觉得我们韩家就只有三十几万两银子吧?”

“难道不是吗?”

“哈哈!大人不要小看韩家怎么说韩家也是世代经商,而且家父如今在南洋与西洋人贸易,据家父来信所说:南洋常年高温多雨岛屿众多且无人耕作。家父之意是接送一些大明人去岛上耕作,产出粮食售卖给远道而来的西洋人,以此来谋利稳赚不赔,大人说这个办法可行否?”

“此事万万不可,我堂堂大明子民怎可移民出海?”

“大人这些灶户实属贱民,士农工商才是大明子民,何况他们参与走私私盐违法在先如今又围堵官衙罪无可恕,一旦大人施行晒盐法这些灶户之中就会有一大半会失去赖以谋生的旧业,他们若是留在这里必定还会作乱倒不如将他们给韩家”

“给韩家?他们会乖乖听话吗?”邓启隆狐疑的问道

“韩家愿给每位答应出海的男子五两银子,给女子十两银子。大人觉得他们会愿意吗?不止如此开垦的田地皆归他们所有,若有产出我们韩家只会在他们手里购买绝不会强买强卖,当然也没有大明朝的苛捐杂税,大人觉得以上条件他们会同意吗?”

“若是如此倒是可以,不过就算一半那也可是有六七万人哪?你们韩家愿意拿出这么多银钱?”

“哪怕是十万人最多也不过一百万银子,韩家还能出得起的”

“好吧!不过这晒盐法?”邓启隆听他如此笃定就答应了

“简单我可以将方法写下来明日呈与大人观看”

“此事本官还要上奏朝廷”

“大人!小人觉得此事万万不可”

“奥!为何?”

“大人请想朝廷如今内忧外困国库空虚,一时之间肯定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大人若是上奏岂不是为朝廷添乱多此一举吗?特别是当今皇帝一心求治最见不得无能且又给朝廷添麻烦的官员,此外这些灶户皆是贱民,朝廷根本不会在乎他们的死活,可以说只要他们不聚众闹事朝廷也懒得过问,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大人在事后上奏说明你的良苦用心,我相信朝廷一定会体谅大人的”

“不!若是御史言官得知此事必定弹劾本官欺君”

“大人这样说就是不想做了,那恕小人多嘴多舌了,小人家中还有事告辞”韩辉见他要犯浑就不打算再浪费口舌了

“你这是何意?本官没说不做吧?”

“大人既然担心御史言官非议,这件事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大明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凡是言官参与的事情皆是无疾而终无一成事者”

“这样说是不是有些过了?”

“大人就是御史难道还不自知吗?”

“你!狂妄!本大人岂会是多嘴多舌坏事之人?哼!大不了官不做了,这件事就这么办了!你回去准备吧!越快越好有问题本官替你顶着”邓启隆拍案而起怒道

被一个商人说到了痛处瞧不起,邓启隆实在是忍不住了,一狠心一咬牙就答应了。

韩辉辞别御史邓启隆回到府邸,二十个前家丁已经在等他了,看到韩辉回府众人赶忙行礼

“小人等见过大少爷!”众人见礼道

“不必多礼,诸位辛苦了,这次咱们换个玩法,不再是直接卖盐了”说着向管家韩忠使个眼色

韩忠赶紧递过来一个纸袋,韩辉接过来继续说到:“大家看!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东海咸鱼,这个纸袋里面装有一条鱼和一斤盐,然而咱们只卖一斤盐的价格二十文,你们每人每天只有五百袋的量卖完就收工”

经过貂蝉的梳理为东海咸鱼打造了一条龙的产业链,为此他们在台北购买剑麻纤维制成的拖网,在北港订购牛皮纸袋,并且改造鸟船使其更容易拖拽渔网,然后雇佣当地人建立工坊加工鱼货并且印上名字

“大少爷!这也太少了想当初兄弟们一天可都是经手上万斤的盐”一个家丁说到

“是啊!大少爷能不能多给一些?”

“暂时没办法产量只有这么多,不过很快就会提高产量的,再说这些都是新品老百姓还不一定能够接受,所以咱们没必要投入太多,此外刚刚经历了盐价大战,盐商们已经风声鹤唳了,咱们若是过于刺激他们必定引起波澜,咱们还是等过几个月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大少爷我等明白了就交给我们吧!”

南洋海面上李木的分舰队正在回航

“怎么了?回家还不高兴吗?”李木看着闷闷不乐的关月问道

“先生回去我该怎么办?”

“你没听说过小别胜新婚吗?女人最是珍惜重逢时,这个时候她们不会为难你的”

“先生若是我两头跑她们又会争风吃醋”

“这就要看你有什么借口了,若是你因为工作为了事业两头奔波,我想她们会理解的,这样吧!你回去后先去一趟台北帮我一个忙,安抚一下新来的万丹国王,让他安心住下来多和其他国王走动走动,再有巡回演唱会的事情你也要开始准备了,我的坐舰暂时送给你包括二十名护卫协助你完成此次巡回演出”

“好的先生”

三月底,李木回到北港就接到两个好消息,飞剪船和游轮又建造好了两艘,第二艘鱼雷艇也好了正在海试,李木觉得可以进行远航计划了,于是联系郑芝龙让他过来见面,之后李木找来洪旭

“教主是不是要准备召开第二次技术扩散大会了?”

“不是!今年有大战我抽不开身,但是也需要将那些大商人找来开会,我们要进行城镇化改造就拿嘉义作为试点”

李木准备为即将到来的新新人类打造一个后现代化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更适应现代化,而不是一出生就被一穷二白的现实影响到成长。另一方面为当下的人建立一个榜样、一个模范城镇、一个能体现天父教先进性所在,为大明朝迷茫的人指明方向。

“教主城镇化?这又是什么鬼?”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