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归期212(1 / 2)

李木乘坐的沙船拖着五艘渔船,沿着岛屿的海岸线寻找适合停靠的位置,船也不准备靠岸,只是找到合适的浅滩就停船,船上二十个身背散弹枪的倭人雇佣兵,将一捆一捆缴获土人的冷兵器有木棍、长矛、刀剑、镰刀、斧头、鱼叉等乱七八糟的武器扔下海。

沙船尾部有人在大声的对渔船上蹲着的人喊话“~岛上只有土著二百余人包括妇孺老弱,你们也有二百多人,如果你们配合我们现在就放开你们,并且留下粮食,一个月以后我们再回来,你们可以拿土地和人口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我们之前也说了,你们当时也答应了,现在是时候兑现了,如果你们不同意也没关系,我会命人把你们扔下海什么也不会留下,任你们自生自灭,你们能明白吗?是男人就拿起武器拼搏一场,千万不要当孬种,当初你们在五指山是如何做的?现在反而和娘们一样了,当初你们杀官造反欺压汉人时的勇气哪?好了!废话少说,我数到十愿意下船的站起来,我让人解开你们,不愿意去的会有人扔你们下去的,武器已经扔下海了,你们要抓紧捞起来,否则就是赤手空拳,你们好自为之吧!”

几个身强体壮俘虏站了起来,其他人正自在悔恨交加中看到了生的希望也跟着站起来,几个倭人灵巧的翻越船舷来到俘虏的船上,解开站起来的人的绑缚,并且一把推其入海水中,海水不深刚刚没过腰,落下水的人站在海水中回过神来,就拼命向武器所在的海水中摸索过去,很快一捆一捆的武器被他们找到了,七手八脚的拖上海滩,解开绑缚的绳子挑选趁手的家伙。

等所有的人都拿到了兵器一个强壮的俘虏冲着李木他们喊到:“不用一个月,三天我们就可以拿下这里,不过我不想在岛上过活,能不能换到当初我们来的地方居住?”

俞咨皋看看李木,李木说到:“可以只要他们功劳够大,且遵纪守法不再和咱们作对,他们想去哪里都可以”

很快原来那个喊话的军士将李木的话对登岛的人传达了,这些人听到后欢呼雀跃起来,又燃起了新的希望。俞咨皋命人将粮食放到一艘渔船上割断缆绳就准备回航了,自此这些人才悔不当初,看着远去的帆影这些俘虏开始骂骂咧咧起来,骂那些当初带领和鼓动他们反抗明人的头领,现在他们自食恶果得偿所愿,终于明白汉人不是懦弱无能软弱可欺的,只是他们还没有真正的被压迫到极限,现在知道还不是太晚。

人总是在失去时才知道珍惜,很多人缺少感恩的心态,不会珍惜别人的给予,认为这是应该的,而不是值得感激的。当习惯于别人的付出时,就会忽略这些付出的珍贵性,直到失去了这些东西,才会后悔当初没有珍惜。

这些人在五指山、在海南岛独霸一方抽空就起来闹一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否则海南岛上的汉人数量几十年来不会持续减少,腐朽的大明朝廷只会一味的哄着他们,给他们好处,换取短暂的和平,久而久之养成了这些人的惯性,不仅仅是这些人在云南、在贵州、在四川同样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也正在密谋造反,不过李木暂时可管不了这么多。

李木在见识到今天的行动的过程后已经有了底:“俞将军你对今天这样做法怎么看?”

“教主还是太仁慈了,这些人畏威而不怀德,不到山穷水尽绝不低头,您也看到了若不是咱们威逼利诱他们还是死撑着,不肯下水,读书人的教化!教化!没有血淋淋的现实来的直接,来的有说服力,以我之见要想长治久安不见见血是不行的”俞咨皋慷慨激昂道

“有一定的道理,只可惜天父教不好杀戮,而且杀戮只能带来仇恨”李木说到

“教主我得拦您一句,仇恨哪也得有人才行,都杀光了就没有仇恨了”俞咨皋有不同看法道

“这有悖于天父教的初衷,也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一直在强调人才是最重要的财富,杀戮了就失去了”

“这些人不杀,他们又不服还处处针对我们这该如何是好?”俞咨皋有些糊涂了问道

“这就是我成立教会的原因,人有好多白的、黑的、黄的要怎么样才能让这些人和平相处避免或者减少战争哪?”

“教主的意思是通过教会”

“准确的说是通过信仰,教会输出的就是信仰”

“教主您就直接说该怎么做吧!我一个武人是不懂这些弯弯绕的,从小我就信我爹,他拳头硬,而且不信邪就说少林寺他一个人也敢打上去,只可惜我没学会他一身的本事”俞咨皋有些怨恨自己不争气

“不是的,就算你父亲活着现在也是无用武之地,时代在进步,个人的武勇挡不住火枪火炮”

“教主这信仰就可以当的住火枪火炮了吗?”俞咨皋反问道

“自然是不能的,但是没有信仰就丧失了原则,就会被腐化被收买、被色诱就会堕落,你看看大明朝那些贪官污吏地主豪绅,哪一个不是妻妾成群勾三搭四,为了满足他们奢靡的生活他们连祖宗都可以出卖,有时候我也想大开杀戒,因为这样做立竿见影,说他不听就杀多么干脆,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

“教主前面说的对,但杀人立竿见影怎么会不是长久之计哪?”

“你听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吗?”

“没有”

“哪洪武治国你应该知道吧?”

“这个自然知道,不就是一个字杀嘛!”

“可是大明朝马上要走到了尽头,这才多少年?”

“已经二百多年了确实该走到尽头了”

“咱们要的是长久可不能五世而斩”

“谁能看得清几代人或者几百年之后的事情?还是活在当下痛痛快快斗一场比较好”

“有办法可以做到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做?”

“我听教主的!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这世间最短是人生,稍微长的政治,再长是经济,再长点是社会,再长点是文化,然后是自然。自然我们无法企及,但是文化是什么?是传承,华夏五千年文化中比如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教文化他们都是超过的千年的文化,而我们恰恰有机会在这大乱将至的时代抓住机会建立天父教的信仰,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有生之年把天父教的文化传播出去,那么将来你我还有所有天父教的开创者,就很有可能被后世之人封到神坛上祭拜,比如三清真人,比如十八罗汉,再比如七十二贤人”

“这的确诱人!不过我一个武人也不知道从何做起啊?”

“首先接受天父教,信仰天父,然后影响身边人,记住天父教是不好杀戮,而不是不能杀戮,我们万不得已也可以以杀止杀”

“知道了教主我回头就加入教会”

回到马尼拉来到总督府李木转了一圈问姜邦“怎么没见到刘长老?”

“刘长老去了伊拉甘城哪里在开采煤矿,刘长老要求台北方面派来的技术人员在当地建发电厂,年底前马尼拉必须要通上电”姜邦说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