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大胤三皇子以婉郡为聘,当殿提亲!我大梁公主绝不外嫁!252(1 / 2)

大殿上,满朝文武拳头紧握,满脸愤慨。

竖子,太嚣张了!

可是他们还偏偏拿这混小子没有任何办法,总不能他们亲自下场和这小子打擂台吧?

那叫个什么事嘛!

好歹都是身穿紫绯官袍的王公大臣,还是要一点脸皮的。

而且这小子狡猾得很呐,万一直接反咬一口,说他们为老不尊,也惦记着女帝,那他们一世英名可就要毁于一旦了!

而且徐锦凤说的大致上也是事实,在大梁年轻一辈中,还真没谁是他的对手。即便是谢家麒麟儿谢元智,戚家虎子戚令羽这等翘楚,在徐锦凤这个状元面前也是矮了一头。

“徐锦凤,你莫要狂妄。陛下之婚姻大事关系着大梁之国祚也,不是你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能够轻易决定的。”

楚家和徐锦凤已是不死不休了,楚祝之当然不会让徐锦凤轻易得逞,他大声呵斥反对。

摸过陛下的手怎么了?

亲过陛下的嘴又怎么了?

这并不能说明陛下就非你不择婿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哪怕女帝人老珠黄,也有的是人想娶。

徐锦凤怜悯地看着楚祝之,叹道:“哎,楚大人声音这么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想让陛下当你儿媳呢,不过可惜啊,你的儿子太不争气了,只知斗鸡遛狗,欺行霸市。”

“你胡扯!”

楚祝之面色铁青,肺都气炸了。

但他还真没法反驳。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他倒是有好几个儿子,但成年的那个,确实不成器,都快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了。

“徐大人,你莫要得寸进尺。此事非陛下之私事也,还需从长计议。”

翟青一副财米油盐不进的模样说道。

身为兵部尚书,他说话的分量还是很足的。尤其是在三公皆不在朝的情况下。

“翟大人此言在理,那这样吧,我给尔等三年时间,只要在这三年里,你们能找出一个比我厉害的适龄人,那么我徐锦凤从此便离开朝堂,退隐江湖!”

徐锦凤一身正气道。

“果真?”

群臣满脸诧异。

这个徐锦凤,到底哪里来的自信啊?

真当大梁无人?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徐锦凤大声道,“不过三年之期一到,那么你们谁也能反对我和陛下的婚事,否则就是包藏祸心!”

“好!今日在这朝堂上,我们就立这个君子之约!天地为证,日月为鉴!”

楚祝之眉宇一开,大喜过望。

能拖三年是三年,谁知道这三年里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哪怕找不到比徐锦凤强的年轻人,他们也有多种办法让徐锦凤人间蒸发。

比如让徐锦凤领兵北伐……

这战死沙场的事情可不是能够控制的,强如建安帝,不也战死在了北邙山下么?

三年时间,足够他们做很多事情了!

其他文武大臣也是点头附议。

徐锦凤继续道:“我已经做出了让步。那么你们,是不是在有些方面也不该逼迫太甚?”

“徐大人似乎话里有话啊,不妨说的明白一些,我等所作一切都是为了朝廷,又逼迫谁了?”

楚贺之冷笑道。

其他大臣也是满脸不悦。

这话说的好像他们是只手遮天的权臣一样。

这口锅,他们可不背!

“刚才宫大人提出要在工部下再设一司,曰新闻司,我怕等这新闻司设好之后,某些人又眼红了,想要来摘桃子了。”

徐锦凤嘲讽道,“别忘了,当时设下专利司,起初没人看好,但走上正轨之后,却总有人惦记着想要横插一脚。”

这话一出。

满朝文武神色略显尴尬。

哎,谁能想到这颗桃子是那么的充满诱惑力呢!

好在大家都是千年老狐狸了,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各个都是满脸正气。

女帝心中很是不耻这些道貌盎然的老家伙。

她面色淡漠地开口道:“诸位爱卿,徐大人此言,尔等可有异议?”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随后又将目光投向了楚祝之。

这一切当然还要以楚家为首。

谁叫王、谢、孔这三家的人都没来呢,这分明就是不想太过得罪徐锦凤和陛下嘛!

那么这与皇权抗争的大旗,自然是由楚家接手了!

作为吏部左侍郎的楚祝之便成了他们的主心骨。

不过楚祝之此时眉头紧皱。

他之前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徐锦凤身上了,还真没怎么在意宫靖威提出的那个什么新闻司。

不就印一些布告的内容,出一些书籍读物吗?

这又能多大的搞头?

但现在被徐锦凤这么一说,难不成,这里面还有什么他没有参透的秘密?

他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徐锦凤。

徐锦凤脸上的笑容则有些耐人寻味。

不对,不对。

自己不能慌,不能乱了分寸。

没准是这小子故意拿这什么新闻司糊弄他的,然后另有他谋。

这招叫什么来着?

对!

叫故布迷阵,瞒天过海!

这小子可是深谙兵法之道呢,自己可要留个心眼。

那到底答应呢,还是反对?

楚祝之显得犹豫不决。

他闻到了阴谋的气味。

“楚大人?大家都等着你表态呢?你怎么不说话?难道你还想着摘桃子啊?”

徐锦凤眼中充满了戏谑。

“敢问宫大人,你这所设新闻司具体掌管何事?”

楚祝之问道。

总之,徐锦凤这小子有些邪门呢,尤其是敛财手段,那真是层出不穷。他不得不再三谨慎,以免着了徐锦凤的道。

“工部新设新闻司,就是印一些报纸、读刊、书籍,以及朝廷的一些布告。”

宫靖威态度很端正,又重新解释了一遍。

但听在楚祝之耳中,却愈发觉得奇怪了。

印一些书籍能卖几个钱?

他楚家就有一家书斋坊,别说赚钱了,每年还亏损呢。

难不成,徐锦凤是想印他自己的诗集来卖?

那也没必要搞一个新闻司出来啊。

楚祝之略作沉思,继续问道:“敢问,这新闻司的令史可有人选了?”

宫靖威笑道:“此乃文事,故而本官想要找一个有才学的文人来当这个令史。陛下,臣心中倒也有几个人选,还请陛下定夺。”

女帝:“宫尚书请说。”

“徐大人倒是很符合微臣心目中的人选……”

宫靖威笑呵呵道。

而此话一出,楚祝之一颗心立刻揪了起来。

难道徐锦凤想当新闻司令史?

不行!

他虽参悟不透里面的秘密,但只要不让徐锦凤得逞就对了。

他刚想开口反对。

哪知宫靖威是在故意逗他呢,话锋突然一转,“但徐大人已身兼数职,又是监察御史,又是翰林修纂,新闻司令史就不麻烦他了。臣以为,谢元智、孔方然,这两位都是今科进士,且两人才华横溢,足以胜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