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文宫之变!天降文雨!著书的尴尬二三事!217(1 / 2)

大梁王朝的气运洗炼了文宫,竟将文宫扩大了足足一倍有余!

文宫中,文气剧烈涌颤。

徐锦凤身上三千毛孔大开,在浩瀚澎湃文气的洗礼之下,舒服得差点忍不住要哼出来。

他的儒道文力,再次暴涨!

但因受限于八品秀才境界的桎梏,文力再涨也无法突破一丈之高。

好在之前被冷青青一掌打破文宫,因祸得福,文气入骨。

故而这四溢出来的大量文气,并没有浪费,纷纷被他的儒道根骨吸收。

他的身躯,再一次被文气改造。

徐锦凤稍显激动。

这文气入骨的效果,丝毫不亚于顶级丹药【洗髓伐脉丹】!

可以说,他此时的肉身已经强于八品外劲的武修了!

这才是真正的文武双修。

与此同时。

文宫还有一个变化,那就是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地方——十里鬼坡,若兰寺!

徐锦凤万万没有想到,他之前写下的《聊斋之倩女幽魂篇》,竟已在文宫中具现出来!

如此一来,他的文宫就显得十分的另类了。

真是闻所未闻,见未所见。

但这也正从侧面说明了儒道有容乃大!

鬼道又如何?

只要一心向儒,鬼亦能成大儒!

文气涌动腾升,化为浓浓文雾。

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在文雾的遮掩下,竟是一片幽幽鬼气!

正在聊斋世界历练的红衣小倩立刻感受到了主人的文力气息。

文气没有伤害到她,反而是被她吸入鬼躯之内,将她的鬼力凝练的更加纯粹。

这让她大感震撼!

当然,收获最大的还要属宁采臣。

他本就是书生,但误入若兰寺,遭遇黑山老鬼,虽最终联手燕道士和小倩杀死了黑山老鬼,可他还未练出浩然正气的凡躯哪能经得住鬼将级别的鬼气的侵袭?

他其实早已变成了鬼,只是他自己还不知道而已。也正是如此,天亮后他们三人一起下山,脚下才会没有影子!

而今,他又得到文气的沐浴,便成了鬼书生,也算是地府判官的预备员了。

呼!

徐锦凤感受着文宫翰林院的异象,那文气都快撑爆翰林院了,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心念一动,翰林院大门大开,文气疯涌出来……

大梁国子监、全国各地新建好的学堂、乃至世家门阀所设家族私塾,凡是和读书人有关的地方,纷纷天降文雨。

大梁全国各地,文气涌动!

“哈哈哈!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了,老朽浑浊的眼睛又能看清楚东西了,老朽要继续参加秋闱,不中举人誓不罢休!”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书生喜极而泣,泪水沾湿了手中的书卷。

“我成功了!这篇《王曰》,我背诵了整整五年,终于背下来了!”

又一个中年书生手舞足蹈,开心的像个孩子。

而这一幕幕,正在大梁各府各县上演。

凡是被文雨沐浴到的读书人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好处!

翰林文气浩瀚如雨,倾泻而下。

“陛下,外面下雨了!”

金吾卫大步走进金銮殿,禀告外面的天地异象,这也打断了满朝文武唾沫齐飞的一幕。

女帝站起身子,凤眸一凝。

她当然也已察觉到了天地异象。

金銮殿上,吵闹声戛然而止,满朝诸公也纷纷转身看向了大殿之外。

“天降文雨,为我大梁百姓启蒙开智,此乃祥瑞之兆!臣为陛下贺,为朝廷贺,为天下百姓贺!”

早有准备的徐锦凤立刻开口一连三贺。

诸公们扯了扯嘴角,懊恼自己怎么就反应慢了一步呢。

“诸位爱卿,随朕出去看看。”

女帝走下玉阶,走出大殿,感受着文气之雨的洗礼。

沐浴在文雨之下,诸公们的心情无比复杂。

一直以来对儒道都不屑一顾的武将们,心里妒忌了。

因为他们屁都没捞到。

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要不下朝得空之后,不去喝花茶了,也念念书?

不行不行!自己绝不能被儒道的蝇头小利给收买!

他们可是武定乾坤的大将,弃戎从笔,实为不智也!

儒道算个屁啊。

到现在为止,也就六壬白墨达到了举人境。

别说圣人了,连个大儒都没呢。

他们还不知道,有个姓孔的老家伙,正在偷偷发育呢!大儒算什么,孔老家伙想要成圣呢!

女帝设立翰林院,自然是想要刺激儒道读书人。

在武将眼里,女帝对儒道门生真是太偏心了。

北凉世子陈洛眉宇间不经意地闪过一丝阴翳。

很显然,在这场文雨盛宴中,他也是一根毛都没捞着!

他在北凉虽也习文,但那是做给外人看的。他虽是北凉世子,但想要继承北凉这份基业可没那么容易,上面那七个哥哥虽没他聪明,但也不乏有力的支持者。

而他,因为身体经脉不畅顺的缘故而无法习武,也就讨不得武将们的欢心,于是他才读书习文,装出一副温文儒雅的君子模样,从而拉拢北凉境的文官势力。

所以,读书习文只是他争夺北凉基业的一种手段而已。他丝毫没有虔诚之心,自然得不到儒道的认同。

当然,外人或许看不出来,但逃不过徐锦凤的眼睛。

徐锦凤心中冷冷一笑。

就这?

还想当教谕呢!

做梦!

学堂教谕,官职虽小,不过区区八品,但却是儒道的中流砥柱!是授业传道解惑的老师!

大梁的未来花朵,岂可交到陈洛这种人手里摧残?

“好好好!天降祥瑞,大梁中兴有望啊!”

女帝红唇一抿,面露欢喜之色。

徐锦凤,果然是她的福将吧啊!

这个翰林院的设想就是他提出来的。没想到正式实施后,竟如此给力!

那么

……

翰林院之后的大学士殿,又该如何的强大呢?

她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不过还好,她理智尚存,压下了这份冲动。

大学士殿,还不是时候啊。

一旦设下,那么各殿大学士的官职,只怕都会落入世家门阀之手!

毕竟,而今的儒道读书人想要成为大学士,还远远不够资格。

女帝含情脉脉地瞥了徐锦凤一眼。

徐锦凤心在颤!

和女帝的【亲密度】终于达到九十点了!

然后,他领悟了一个神通——心有灵犀(只对女帝李揽月有效!)

再然后。

他就立刻感受到了女帝的……心意!

女帝似乎也察觉到了异样,她又瞥了徐锦凤一眼,暗啐了一口,脸颊上攀起了丝丝红晕。

徐锦凤心中感慨万千。

看来,自己这个诤臣之道的尽头,不是九卿,也不是三公,而是摄政王啊!

诤臣,要变权臣了!

不过这样也好。

最起码,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不会被外人给窃取了。

所以。

他可以大胆放心,加油努力,埋头苦干。当一只勤勤勉勉不知辛苦的黄牛。

狠狠耕地!

耕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言归正传…

有了这一波文气的支持,在国子监苦读的学子们也纷纷有了突破。

返回